针对育婴员的指导
育婴指导第三节
一、育婴员的需要和问题
1.育婴员从业人员的主要问题
育婴员在我国是—个新兴职业,据不完全调查,近年来育婴员从业人员的数量增长较快,这部分人群的文化程度、从业年限、专业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另外其工作场所有所不同:有些育婴员进驻0〜3岁婴幼儿的家庭,协助家长养育0〜3岁的婴幼有些育婴员在0〜3岁婴幼儿早教机构,为进入该机构的婴幼儿和家长提供专业性的服务。这些都使得对育婴员指导需要分层分类进行。
归纳而言,现行育婴员的问题集中在以下方面。
(1)文化程度总体不高,接受和理解能力有限。
(2)对职业认同程度不高,容易在工作中产生各种负面心理。
(3)尽管该行业存在已久,但行业涉及的儿童保健早期教育的研究正在不断发展,如从业人员没有机会及时进修,会出现知识储备不足、职业技能不熟练的问题。
(4)年龄相对老化,知识和技能自我更新不够主动,也不及时。
(5)多数从业人员从业时间较长,技能相对熟练,但由于缺乏足够的职业热情,把工作简单理解为谋生手段,因此面对0〜3岁婴幼儿时缺乏情感投入,回应不足。
二、育婴员指导的形式
根据指导人数多少范围,可以分为个别指导和团体指导,根据指导的时间,可以分为现场观察指导和事后指导。这些形式可以根据需要,混合应用。
个别指导,是指导者一对一的指导,这种形式针对性强,气易和初、级育婴员沟通,便于讨论,也便于当场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帮助或咨询,效率比较高。
团体指导,是指导者面对一群育婴员的指导形式,这种指导对象数量多,指导范围广,同时被指导者在一个群体中,相对压力较小,而且被指导者容易在群体中发现同伴的观点或做法,容易进行比较。但团体指导的问题不易集中,也需要指导者具较高的现场控制能力。
现场观察指导,指高级育婴员观察初级、中级育婴员在带养婴幼儿时或组织开展亲子活动中进行观察并做好观察记录,有条件的还可摄像,待活动结束后与该育婴员就刚才的活动一起进行反思讨论,如有录像,可—起回放观看,指出活动中的不当行为为,及该行为对婴幼儿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提出正确的行为及方法。
现场观察记录、指导方案的要素包括:活动场景、活动中的问题、育婴员反思、分析、对策。
育婴员教养行为现场观察指导
1.基本状况
婴幼儿姓名:XXX;婴幼儿月龄:24个月。
育婴员姓名:XXX;育婴员带教年龄:1年。
2.时间:XX年XX月XX日。
3.主题:如何对待婴幼儿与他人的冲突。
4.活动场景:录像或图片、文字。
花园里,两个孩子正在草地上玩耍,男孩要女孩手里的小汽车,女孩不给,两人拉扯在一起,男孩拿不到车哇哇大哭。
5.育婴员行为:叫孩子不要哭。
6.育婴员反思:不知如何劝解。
7.分析婴幼儿出现这种行为的原因_
(1)2岁婴幼儿正处于“自我”意识萌发期,以自我为中心,自己想要的就认为是“我的”。
(2)此时婴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弱,往往动作先于语言。
(3)此时婴幼儿缺乏与他人互动的经验,没有交往技巧。
8.建议育婴员处理的方式
(1)当婴幼儿与他人共处时,育婴员应就近看护,使其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有突发事件发生时可及时防护。
(2)当发现婴幼儿与他人有冲突、肢体有碰触时,育要资应及时调整站位,处于两者之间,以防肢体碰撞中发生伤害。
(3)育婴员可在日常生活照料中,通过自己的示范、引导,向婴幼儿传递与他人相处的交往技巧,如:等待一会儿,向他人表示友好,用玩具与他人交换……
事后指导,是指导者在现场工作结束后进行的,其优点是时间上比较从容,便于和被指导者沟通,理解她的心理状态和养育观念,但是由于事后指导时间滞后造成现场感缺失,有些细节或问题容易被忽略;或由于彼此观点不同,无法取得一致的意见。
因此上述指导形式各有利弊,需要在实践中灵活应用。
三、指导者的指导技巧
指导者的指导内容千变万化,因人而异,但是以下方面需要指导者重点关注。
1.关注育婴员的心理状况
在育婴员指导中,和指导内容相比,对育婴员心理的关注尤其重要。指导者在指导时,首先需要关注育婴员的情绪状态,要善于疏导她们的负面情绪。高级育婴员在指导时应对事不对人。
2.重视和育婴员的沟通
一般而言,需要指导者指导的对象,和指导者处在同一个团体中,因此两者具有工作上的协同关系。有效的指导并非仅仅把指导内容传达出去,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指导的达成。因此指导者要善于和育婴员沟通,使得彼此之间能够有畅通的渠道表达意见、提出工作要求,分享经验,避免产生误解。
3.发现被指导者的自我经验
指导者的指导不是检查工作,而是帮助育婴员发现问题、解决难题的过程。但是任何育婴员都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因此,良好的指导需要关注育婴员已有的经验。指导者要善于发现她们对问题的观点,在这个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改善育婴员的行为。
4.根据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指导方法
有的育婴员敏于思,指导者可以采取启发思考的方式,激发她主动思考的意愿;有的育婴员从业时间短、缺少经验,指导者就需要采用带教的方式,逐个技能进行指导;有的育婴员操作机械,指导者就可以采用举一反三的方法讲解相关知识,提高她对技能操作背后理论知识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