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作业中的安全用电
焊接作业中的安全用电
一、操作准备
1.弧焊机及工具
BX3—300型交流弧焊机和ZX7—400STG型直流弧焊机及工具。
2. 焊接辅助用具及劳动保护用品
焊帽、条焊钳、焊接电缆及劳动保护用品等。
3.焊接操作现场
二、操作步骤
1.工作前要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工作前穿效好工作服、绝缘手套、绝缘鞋等。绝缘手套不得短于300mm。应用较柔软的皮革或帆布制作。绝缘手套是焊工防止触电的基本用具,应保持完好和-干燥。
焊工在工作时不应穿有铁钉的鞋或布鞋,因布鞋极易受潮导电在金属容器里操作时,焊工必须穿绝缘鞋。
工作服为普通电弧焊穿白帆布制工作服,而氩弧焊、等离子弧焊则应穿毛料或皮工作服等。
2. 熟知弧焊机的电压、电流值
采用启动器启动的焊机,必须先合上电源开关,再启动焊机。推拉闸刀开关时,必须戴皮手套。同时,焊工的头部需偏斜些,以防电弧火花灼伤脸部。
启动弧焊机后,从液晶显示屏上查看输出电压(即空载电压)工作电压(焊接时)门焊接电流数值(见图5-1)。
3.检查焊接电缆
检查焊接电缆外皮和焊钳(或焊枪)的绝缘情况,有无破损(见图5-2),当气体保护焊、等离子弧焊和电阻等的焊枪在供气、供水系统有漏气、漏水现象时,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必须经过安全检查后才可进行工作。
4.焊接实际操作
(1)接触带电体要注意绝缘。如果操作时不戴手套,手或身体部位接触到焊条、焊钳或焊枪的带电部分时(见图5-3a);碰到裸露而带电的接线头、接线柱、导线、极板及绝缘失效或破皮的点线时;或脚及其他部位对地面或金属结构之间绝缘不好时;在阴雨潮湿的地方焊接时(见图5-3b),容易发生接触电源事故。因此,操作时一定要做好个人安全防护。
(2)接触焊机要防止触电。防止工作现场杂乱,致使金属物如铁丝、铜线,切削的铁屑或小铁管头之类,一端碰到点线头,另一端与焊机外壳或铁芯相连而触电;以及焊机的一次、二次绕组之间绝缘损坏,弧焊机外壳漏电,二次线路又缺乏接地或接零保护,人体碰触弧焊机外壳容易发生触电(见图5-4a)。工作前一定要进行设备安全检查(见图5-4b),确认设备正常才能操作。
(3)搭接焊接导线要谨慎。焊接电缆线横过马路或通道是,要采取保护措施,如图5-5所示。严禁搭在易燃物品的容器上,以及所以利用金属结构、轨道、管道、暖气设施等作焊接导线电缆。
(4)操作过程不忘安全。对于空载电压和工作电压较高的焊接掉作,如等离子弧焊、氢原子焊等,以及在潮湿工作场地操作时,应在工作台附近地面铺上橡胶垫子。特别是在夏天,由于身体出汗后衣服潮湿,不得靠在带电的焊件上施焊(见图5—6a)。
应避免使用点的焊条需头点烟的坏毛病,以防焊钳头部与身体所带金属结构之间形成电流回路(见图5—6b),而造成触电事故。
如果在焊接作业时心不在的或精神不集中,焊钳触及颈部或身体裸露部位也很容易发生触电事故 (见图 5—6c)。
操作过程中,焊钳是带电体,焊钳与焊件短路时,不得启动焊机,以免启动电流过大烧坏焊机。暂停工作时宜将焊钳搁在绝缘的地方,如图5—6d 所示。
(5)狭小工作场所操作加强防护。在容积小的舱室(如油槽、气柜等化工设备、管道和锅炉等)、金属结构以及其他狭小工作场所焊接时,应使用手提工作行灯,电压分别不应超过36 V和12 V。要有两人轮换工作制,以便互相照顾。或设有一名监护人员,随时注意焊工的安全动态,遇有危险征象时,可立即切断电源,如图5—7所示。
(6)焊接结束确保安全当焊接结束时,清理焊接现场,将焊接电缆和焊钳盘挂在支架上,确保焊钳没有与焊接工位接触,在离开工作场所时,要关闭焊机电源开关,切断总电源,如图5—8 所示,检查现场确无火种方可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