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婴员——实施培训计划

初级 • 2023-07-20 • 10+ 浏览


育婴员——实施培训计划


一、培训活动的组织者

1.了解培训的对象和培训的特点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人们普遍把教育扩展到学校以外,培训也曰益为大众接受。培训的过程中,受训对象都是成人,他们具有与在校学生不同的特点。

(1)学习目的比较明确,学习动机比较强

家长或育婴员参加培训,都是为了更新知识、提高技能,促进婴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2)注重培训效率

家长或育婴员参加培训,需要针对他们的需要,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

(3)必须具有启发性,增强操作性

家长或育婴员参加培训,急切需要获得有启发的思想观点,传授的技能能够在他们后续的养育实践中可以应用。

(4)具有一定的社会经验和文化基础

家长或育婴员参加培训,并非都从相同的起点开始,不同的教育程度和社会阅历,决定了他们思考问题、接受培训具有不同角度。因此培训时需要激发他们探索的兴趣,引导他们分享与交流的愿望。

2.提高培训过程中的组织协调能力

培训组织在培训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培训组织必须和涉及的相关部门建立广泛、良好的密切联系,保证在培训过程中信息渠道畅通,对培训资源掌控有效,能够应对突发事件。


二、对于培训者的要求

作为培训师资的高级育婴员,除了具有高超的职业技能,在培训中传授知识、技能外,还需要承担不同的角色,成为受训者主动学习、积极探索的引导者和支持者。

1.学习专家

为受训者提供先进的学习内容和信息,并善于运用学习理论,调动受训者的学习积极性。

2.资源开发者

为适应培训需要,善于发现培训资源,有效利用培训资源,并有可能参与培训教材的编写。

3.心理咨询者

当家长或育婴员面临养育中的困难时,往往会出现情绪问题:沮丧、焦躁,不仅会影响到婴幼儿,也会影响自身的心理健康。因此,高级育婴员在培训时必须洞察受训者的心理,对他们产生共情,理解他们的情绪,想方设法疏解他们的负面情绪。心理咨询会对受训者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培训计划的过程管理与评估

1.创设良好的培训环境

良好的培训环境包括一系列可见的设施设备,如培训场地宽敞、环境舒适、安全卫生等,还包括不可见的环境氛围,如引导受训者彼此认识,愿意分享各自的经验,提供自由并能够表达意见的氛围等。

2.激发受训者的学习热情

在正式培训前就要让受训者了解培训的目的,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培训和他们自身发展的关系,从而激发学习主动性和兴趣。

3.收集培训过程的相关信息

培训的信息覆盖整个培训过程和所有人群,培训过程中及时把握各方面的信息,就容易发现培训中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

4.进行培训计划的纠偏

尽管在培训前对培训计划进行了详细的规划,但是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因此在出现问题的时候,需要及时调动培训资源进行纠正,如人员分工、培训顺序、实训材料等。

5.进行培训的评估

通过培训,了解受训者是否达成培训的目标,行为有怎样的改变,技能是否提高都是评估需要获得的信息,另外对培训的目标是否适宜、内容是否充分、形式是否有效,是否产生影响作用都需要通过评估获得。这里对受训者的书面或口头调查都能够获得相关信息。同时从涉及培训全过程的各方面了解情况也能得到相关信息。综合这些信息,就会提供判断的依据。因此培训评估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判断本次培训的成果,更大的意义在于形成经验,发现问题,为下一次培训提供借鉴。


【技能要求】专题讲座的组织实施(样例)


一、专题讲座名称:0〜3岁婴幼儿意外伤害预防和护理。


二、培训组织者:早教中心“0〜3岁婴幼儿意外伤害及其预防”专项小组。


三、培训负责人:早教中心主任;培训教师:儿童保健医生主讲,高级育婴员辅助。


四、 培训对象:早教中心全体家长

家长情况分析:在早教中心活动的婴幼儿中约75%由祖辈老人曰常照料为主 (家政服务员/保姆为辅),约25%由全职妈妈自己照料,极少部分由育婴员照料。

居住条件总体良好,以多层楼房为主。但有个别流动人口家庭,居住环境较差(指沿马路的平房,居住面积较小)。家庭汽车配置约为50%。


五、培训准备

1.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调查婴幼儿家庭的居住条件的情况。

2.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调查婴幼儿家长掌握意外伤害预防与护理技能的情况。

3.访问儿童保健医生,邀请医生作为培训师资。

4.收集各类媒体有关婴幼儿意外伤害预防和护理的案例,在医生指导下撰写讲义,并做成PPT。

5.发放培训通知,告知家长讲座的重要性及目的、讲座内容、授课专家、时间、地点等。


六、培训期限:2课时。


七、培训场地:早教中心礼堂。


八、培训设施设备:话筒、扩音设备、计算机、投影仪、模拟人体、模拟娃娃等。


九、培训方法:讲座、案例分析、现场演练。


十、其他事宜

1.接待引导:在礼堂门口,安排一至两人做接待引导工作,请家长按照班级签到,以便统计实到人数,用以了解通知发放情况以及家长对讲座主题有无兴趣。

2.家长反馈:培训结束,请家长填写培训反馈表,有早教中心相关人员收集后统计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