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焊的基本操作
气焊的基本操作
一、气焊工艺参数的选择
气焊工艺参数是保证焊缝质量的主要技术依据。气焊工艺参数包括焊丝的牌号及直径、火焰的性质及能率、焊炬的倾斜角度、焊接方向和焊接速度等。
1.焊丝的牌号及直径
(1)焊丝的牌号 应根据焊件材料的力学性能或化学成分,选择相应性能或成分的焊丝。
(2)焊丝的直径 焊丝直径根据焊件厚度选择。焊接5mm 以下板材时,一般选用1~3mm 焊丝。
如果焊丝过细,焊接时焊件尚未熔化,而焊丝已熔化下滴,将造成未熔合等缺陷; 反之,如果焊丝过粗,焊丝加热时间增加,焊件热影响区变宽,会产生未焊透等缺陷。
开坡口焊件的第一、第二层焊缝焊接时,应选用较细的焊丝,其他各层焊缝可采用粗焊丝。焊丝直径还与操作方法有关,一般右焊法所选用的焊丝要比左焊法粗些。
2. 火焰的性质及能率
(1)火焰的性质 应根据焊件的材料合理地选择火焰的性质。
(2)火焰的能率 火焰的能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可燃气体 (乙炔)的消耗量,单位为L/h,其物理意义是单位时间内可燃气体所提供的能量。
火焰能率的大小是由焊炬型号和焊嘴代号决定的。焊嘴代号越大,火焰的能率也越大。所以。 火焰能率的选择实际上是确定焊炬的型号和焊嘴代号。在实际生产中。可根据焊件厚度来选择。气焊时,同一种型号的焊炬和焊嘴还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节火焰的能率。气焊紫铜等导热性强的焊件,应选用较大的火焰能率;非平焊位置气焊时,应选用较小的火焰能率。
3.焊炬的倾斜角
焊炬倾斜角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焊件的厚度和母材的熔点及导热性。焊件越厚,导热性及熔点越高,应采用较大的焊炬倾角,使火焰的热量集中;反之,则采用较小的倾角。焊接碳素钢时,焊炬的倾斜角与焊件厚度的关系如图2—17 所示。
焊炬的倾斜角在焊接过程中是需要改变的。在焊接开始时,为了较快地加热焊件,以迅速地形成熔池,采用的焊炬倾斜角应为 80°~90°。焊接过程中,焊矩倾角一般为45°左右。当焊接结束时,可将焊炬的倾斜角减小,使焊炬对准焊丝加热,并使火焰上下跳动,断续地对焊丝和熔池加热,这样做可填满弧坑和避免烧穿。焊接过程中焊矩倾角如图2—18所示。
在气焊中,焊丝和焊件表面的倾斜角一般为30°~40°,与焊炬中心线的角度为90°~100°,如图2-19 所示。
4.焊接方向
按照焊炬和焊丝的移动方向不同,气焊方法可分为左向焊法和右向焊法2种。
(1)右向焊法 右向焊法如图2—20a所示,焊炬指向焊缝,焊接过程自左向右,焊炬在焊丝前面移动。焊炬火焰直接指向熔池,并遮盖整个熔池,使周围空气与熔池隔离,所以能防止焊缝金属的氧化和减小产生气孔的可能,同时能使已焊完的焊缝缓慢地冷却,改善了焊缝组织、由于焰心距熔池较近及火焰受焊缝的阻挡,火焰热量集中,热量的利用率也较高,使焙深增加和提高生产率。所以右向焊法适合焊接厚度较大、熔点较高及导热性较好的焊件。但右向焊法不易掌握,一般很少采用。
(2)左向焊法 左向焊法如图2—20b 所示。焊炬指向焊件未焊部分,焊接过程自右向左,焊炬跟着焊丝移动。
采用左向焊法焊接时,由于火焰指向焊件未焊部分,对金属有预热作用,因此焊接薄板时生产率很高。同时,这种方法操作方便,容易掌握。因此,它是普遍应用的方法。左向焊法的缺点是焊缝易氧化,冷却较快,热量利用率低。
5.焊接速度
应根据焊工的操作熟练程度,并在保证焊接质量的前提下,尽量提高焊接速度,以减小焊件的受热程度及提高生产率。一般来说,对于厚度大、熔点高的焊件,焊接速度要慢些,以避免产生未熔合的缺陷;对于厚度小、熔点低的焊件,焊接速度要快些,以避免产生烧穿和焊件过热,从而降低焊接质量。
二、薄板气焊操作要领
1.焊件清理
焊接前,应使用钢丝刷、砂布等将焊件表面的氧化皮、铁锈、油污及脏物等彻底清理,直至露出金属光泽。
2.起头
薄板气焊时采用中性焰、左向焊法。焊道起头时焊件温度很低,这时焊炬的倾斜角度应大些,对准焊件始端进行预热,同时焊炬进行往复移动,尽量使起焊处加热均匀。在第一个熔池未形成前,要仔细观察熔池的形成。同时,将焊丝端部置于火焰中进行预热。当焊件形成清晰的熔池时,焊丝熔化,将焊丝熔滴滴入熔池,熔合后立即抬起焊丝,焊炬向前移动形成新的熔池。左向焊时焊炬与焊丝端头的位置如图 2—21 所示。
3.焊炬和焊丝的运动
焊炬和焊丝的运动包括3 个动作∶ 两者沿焊缝作纵向移动,不断地熔化焊件和焊丝而形成焊缝;焊炬沿焊缝作横向摆动,充分加热焊件,利用混合气体的冲击力搅拌熔池,使熔渣浮出;焊丝在垂直方向送进,并作上下跳动,以控制熔池热量和给送填充金属。
焊炬和焊丝的摆动方法和幅度,视焊件材料的性质、焊缝的位置、接头形式及板厚而定。焊炬的摆动方法如图2—22 所示。
4.焊道的接头
在焊接中途停顿又继续施焊时,应将火焰移向原熔池的上方,重新加热熔化,当形成新的熔池后再填入焊丝,开始续焊。续焊位置应与前焊道重叠 5~10mm。重叠焊道可不加或少加焊丝,以保证焊缝的余高及圆滑过渡。
5.焊道的收尾
由于焊件端部散热条件差,应减小焊炬的倾斜角,增加焊接速度并多加一些焊丝,以防熔池扩大而烧穿。为防止收尾时空气侵入熔池,应用温度较低的外焰保护熔池,直至熔池填满,使火焰缓慢离开熔池。
在焊接过程中,焊炬倾角不断变化∶预热阶段的倾角为50°~70°;正常焊接阶段的倾角为30°~50°;结尾阶段的倾角为20°~30°,如图2—23所示。
6.定位焊
定位焊缝的长度和间距视焊件的厚度和焊缝长度而定。焊件越薄,定位焊缝的长度和间距应越小,反之则应加大。如果焊接薄件时,定位焊缝的长度为5~7mm,间隔50- 100mm,定位焊从焊件中间开始向两端进行,如图2—24a所示。焊接厚件时,定位焊缝的长度为20~30mm,间隔200~300mm,定位焊的顺序从焊件两端开始向中间进行,如图2-24b 所示。
定位焊点不宜过长,更不宜过宽或过高,以保证焊件熔透为宜。定位焊横截面形状要习如图2—25 所示。
定位焊后,将焊件沿接缝处向下折成 160°左右,即预先反变形法,以防止焊件角变形(图2—26),然后将其接缝处矫正齐平。
7. 薄板焊接
将薄钢板水 平放置在工作台上,预留根部间隙 0.5 mm,以保证背面焊透。在距焊件始端30mm 处起焊,焊缝是从板内开始,受热面积大,当母本属培化时,周围温度已升高,冷凝时不易产生裂纹。施焊到终点时整个焊件温度又增高再焊预留的一段焊缝,接头应重叠5mm 左右,如图2—27 所示。
如果焊件较薄,且焊缝数量较多,焊件很容易产生焊接变形,应采取合理的焊接顺序。确定焊接顺序时,应保证焊件的热量得到均匀分布,避免焊件热量过于集中,当焊件较复杂时,应先焊接平面板并进行矫平,再装配并焊接其他部件。
气焊薄板时,应采用左焊法,焊接速度是随焊件熔化情况而变化的。应采用中性焰,火焰要对准接缝的中心线,均匀地熔化焊件两边,背面焊透也要均匀些。焊丝位于焰心前下方2~4 mm 处。如果焊丝被熔池边缘黏住时,不要用力拔焊丝,应用火焰加热焊丝与焊件接触处,焊丝可自然脱离。
在气焊过程中,焊炬和焊丝要作上下跳动,其目的是调节熔池温度,以避免烧穿、焊瘤和凹坑缺陷的产生,并使得焊件熔化良好,控制液体金属的流动,使焊缝成形美观。
在气焊过程中,如果火焰性质发生了变化,发现熔池浑浊、有气泡、火花飞溅或熔池沸腾等现象,要及时将火焰调节为中性焰,然后再进行焊接。焊炬的倾角、高度和焊接速度应根据熔池大小而调整。如果发现熔池过小,焊丝熔化后仅敷在焊件表面,说明热量不足,焊炬倾角应增大,焊接速度要减慢。如果发现熔池过大,且没有流动金属时,说明焊件已被烧穿,此时应迅速提起火焰或加快焊接速度,减小焊炬倾角,并多加焊丝。焊接始终应保持熔池为椭圆形且大小一致,才能获得满意的焊缝。
对于间隙大或薄焊件焊接时,火焰的焰心要指在焊丝上,用焊丝阻挡部分热量,以防接头处熔化太快而烧穿。
在焊接结束时,将焊炬火焰缓慢提起,使熔池逐渐缩小。收尾时要填满弧坑,防止产生气孔、裂纹、凹坑等缺陷。对接焊缝尺寸的一般要求见表 2—5。
8.回火现象的处理
在气焊、气割工作中有时会发生气体火焰进入喷嘴内而逆向燃烧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回火。回火有逆火和回烧2种。逆火是指火焰向喷嘴孔逆行,并瞬时自行熄灭,同时伴有爆鸣声的现象,也称爆鸣回火。回烧是指火焰向喷嘴孔逆行,并继续向混合室和气体管路燃烧的现象。这种回火可能烧毁焊(割)炬、管路及引起可燃气体的储气罐爆炸,也称倒袭回火。
发生回火的根本原因是混合气体从焊(割)炬的喷嘴孔内喷出的速度小于混合气体燃烧的速度。混合气体的燃烧速度一般是不变的,如果由于某些原因使气体的喷射速度降低时,就有可能发生回火现象。
(1)影响气体喷射速度的原因
1)输送气体的胶管太长、太细,或者胶管打褶,使气体流动时受阻,降低了气体的流速。
2)气焊(割)时间过长或者焊(割)嘴距离焊割件太近,使焊(割)嘴温度过高导致焊(割)炬内的气体压力增高,从而增大了混合气体流动的阻力,降低了气体的流速。
3)焊(割)嘴端面黏附了过多的飞溅物,从而堵塞了喷射孔,使混合气体流动不畅。
4)输送气体的胶管内有残留水分,因此增加了气体的流动阻力,或者气体胶管内存在氧一乙炔混合气体等。
(2)预防回火的装置 为了防止火焰倒流烧入乙炔管内,一般在乙炔减压器输出端与乙炔胶管间安装防止回火保险器。
回火保险器只能防止倒流的火焰烧入乙炔瓶内引起爆炸,若发生回火处理不及时,仍会出现焊(割)炬及胶管被烧损的可能。因此,在气焊(割)工作中,若发生回火现象,必须立即处理。
(3)回火处理方法 一旦回火(即氧—乙炔焰爆鸣熄灭,或发出"磁嘧"的火焰倒流声),应该迅速关闭乙炔调节阀门和氧气调节阀门,切断氧气和乙炔来源;当回火火焰熄灭之后,再打开氧气阀门,将残留在焊割炬内的余焰和烟灰彻底吹除,重新点燃焊(割)炬继续进行工作。如果焊(割)炬喷嘴因工作时间很长而过热,可将其放入水中冷却,清防喷嘴上的飞溅熔渣后再重新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