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第一节
活动准备
一、心理环境创设的意义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曾对健康下了这样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进一步达到完全康宁。”这种健康是全面的健康,有了这种全面的健康才能让我们生活得幸福、快乐,才能有比较高的生活质位。这种全面的健康观念足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
近几年来,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婴幼儿的身体健康状况已经有了很好的保证。但不容乐观的是,有关调查显示,我国婴幼儿心理及行为问题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我国婴幼儿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六个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1)小儿多动症;(2)社会行为问题(包括爱发脾气、好打架、争吵、说谎、嫉妒、强欺弱、恶作剧、不能和别的儿童友好相处、有破坏行为、偷窃等);(3)性格和情绪问题(包括任性、自私、固执、娇气、胆怯、退缩、易哭泣、懒惰、自卑、过分敏感、过度幻想等);(4)祌经功能障碍(包括排泄机能障碍、言语障碍、睡眠障碍、强迫行为、神经紧张等);(5)不良习惯(包括吸吮手指、咬指甲、眨眼、挖毋孔、耸肩、咬衣服、玩弄生殖器等);(6)学习上的问题(包括注意力不易集中、反应迟钝等)。
所以,作为学前教育工作者,应该注意在日常生活中给婴幼儿创设一个安全、平等、和谐愉快的心理氛围,保证婴幼儿的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健康发展。大量事实研究证明:良好的心理环境,有助于婴幼儿形成协调的人际关系,乐于从事自己的学习和活动,也有助于婴幼儿积极向上、乐观、自信品质的培养;相反,不良的心理环境,只能使婴幼儿情绪低落、压抑,导致各种不良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形成。因此,研究学前教育机构心理环境的意义就在于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发挥教职员工的能动性,为婴幼儿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从而保证婴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心理环境创设的要求
为了更好地促进婴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保育员要充分认识到学前教育机构心理环境创设的重要意义,要坚持正确的现代儿童观,保持自身健康的心态,建立一个有利于婴幼儿成长的良好心理环境。婴幼儿心理环境创设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尊重与满足的安全气氛
良好的心理环境首先应当是安全的。保育员应当能够使婴幼儿在学前教育机构里不紧张、不害怕,感到安全自由。保育员要尊重与理解婴幼儿的各种需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婴幼儿的年龄虽小,但他们与成人一样也有各种各样的需要,包括生理方面和心理方面的需要。尊重婴幼儿,首先就要尊重并满足婴幼儿的各种合理需要。只有婴幼儿的需要被满足了,他们才能建立起对学前教育机构环境的安全感与信任感,才能对保教人员产生情感上的依恋。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的,小心翼翼触及年轻的心灵。”
2.宽容理解的轻松氛围
保育员要站在婴幼儿的角度,为其创设一个宽容理解的环境。中国的学前教育与美国的学前教育最大的不同就体现在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上。美国的保教人员通常扮演的是婴幼儿的一个朋友,他们会提供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并积极地去参与婴幼儿的活动,和婴幼儿一起去探索问题,鼓励和帮助婴幼儿去解决困难。而在我国,保教人员所扮演的角色更多的则是指导者与评价者,他们会要求婴幼儿去做一些事,参加一些活动,并对婴幼儿进行评价,当婴幼儿的表现不能达到他们所要求的标准时,保教人员则会进行批评,去指责婴幼儿的过错。这样一来,大大地消减了婴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对婴幼儿造成压力,使婴幼儿产生不良惜绪,导致不良心理。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成人要通过“移情”来理解婴幼儿,即站在婴幼儿的角度,将心比心地看待其思维和行为。保教人员要始终以宽容之心来看待婴幼儿的各种心理行为,公正、客观地对婴幼儿进行评价,并要以正而激励为主,使婴幼儿敢想、敢说、敢探索、敢创造。
3.平等、自由的人际关系
平等、自由的人际关系,是学前教前机构心理环境的核心要求。保育员要具备正确的职业观、教育观和儿童观,要以博大的胸怀去爱每一个婴幼儿,这种爱是有原则的、公正的、平等的,而不是盲目地、狭隘地、自私地偏爱少数几个孩子。俄罗斯有句谚语:漂亮的孩子谁都喜欢,而对难看的孩子的爱,才是真正的爱。这里所说的“漂亮”与“难看”的孩子,不仅是长相上的美丑,也包括德才上的优劣。而目前的学前教育机构中确实存在这样的情况:有些保教人员对伶俐能干的婴幼儿十分偏爱,喜欢在一旁夸奖或跟他们玩;而对于一些笨拙或内向的婴幼儿,则一味批评指责或冷淡漠视。保教人员的这种态度会直接伤害婴幼儿的自尊心,使这些被指责忽视的婴幼儿更加拘束、不自在,甚至产生自率的心理。
同时,在平时与婴幼儿接触的过程中,保育员切忌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对待婴幼儿,动辄就发号施令,强制婴幼儿服从。事实表明,命令、训斥、警告、威胁、说教教育方法等会造成师生之间在沟通上的障碍,妨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也不可能因此得到婴幼儿的信任与尊重。在师生交往过程中,除了语言的鼓励、关心,一个亲切的微笑,一个理解的眼神,一个充满爱心的搂抱远胜过教师的千言万语。严前、冷漠,不苟言笑,只能使婴幼儿害怕、望而生设,而不能形成真正的教师权威。
由此可见,保育员为婴幼儿创设一个优美、和谐、安全、轻松的心理环境对婴幼儿的成长有着多么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善于设身处地地体验孩子们的所作所:为,耐心细致地观察、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以真诚、热爱和关怀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个婴幼儿,关心他们,理解他们,尽力地为婴幼儿提供一个理想的成长环境,使他们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勇敢地面对未来每一天。
【技能要求】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热爱、关心婴幼儿,营造温馨和谐的班级气氛
爱是保育员的“心理底色”,关爱每己与婴幼儿是保育员的基本职责和伟大使命。良好的师生关系应当具有温馨的情感色彩,保育员应当能够使自己与婴幼儿发生积极的、正向的情感联系。用爱心为婴幼儿营造出温馨、和谐的班级气氛,形成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欣赏、互相关心、互相支持的人际氛围,让身处其中的每一个婴幼儿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使婴幼儿产生安全、愉快、积极的情感与心理状态。“幼儿园是我家,老师爱我我爱她,老师说我好宝宝,我说老师像妈妈。”保育员应该以博爱的胸怀,关心爱护每一个婴幼儿,无论男孩还是女孩,是调皮的还是乖巧的,性格是外向的还是内向的,长相俊俏的还是相貌平平的,每个孩子都需要爱的滋润,保育员都要给他们真挚的爱。以亲切的心态平等地对待他们,以温和的语言引导他们。正如教育家巴特尔所指出的:“爱和信任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教师载有爱和信任的眼光,哪怕是仅仅投向学生的一瞥,幼小的心灵也会感光显影,映出美丽的图像……”作为保育员,只有以自己的真情唤醒婴幼儿爱的情感,以爱心点亮孩子的心灯,才能为婴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
【案例3-1】心理环境影响婴幼儿的身心健康
有两所设备和食品质量都完全相同的幼儿园。但是,两所幼儿园的婴幼儿健康
状况却大相径庭。甲园的幼儿身心都很健康,情绪也很愉快,而乙园的婴幼儿却身心健康状况较差。不同的结果使调查人员十分困惑,经过认真的调查分析之后,他们终于找到了原因。原来,甲园管理婴幼儿吃饭的保育员态度和蔼,富有爱心,在婴幼儿吃饭时总是以微笑、鼓励对待和帮助婴幼儿;而乙园的保育员则对婴幼儿缺乏耐心与爱心,每逢进食就训斥婴幼儿,致使婴幼儿一到进食时就害怕、流泪,甚至小便失禁,进餐时情绪低落,严重地影响了婴幼儿的食欲及消化吸收,最终对婴幼儿身心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
案例点评:
两所幼儿园物质条件完全相同,但心理气氛不同,造成了不同的教育效果。这说明:心理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婴幼儿的情绪,对婴幼儿健康成长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保教人员要同样重视良好的心理环境的创设,用爱心为孩子营造温馨和谐的班级气氛,才能保证婴幼儿身心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