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与改编婴幼儿粗大动作游戏

训练婴幼儿动作第一节

高级 • 2020-05-25 • 500+ 浏览

一、婴幼儿粗大动作练习的意义

1.增强婴幼儿体质和体能

婴幼儿粗大动作练习可以徒手或借助器械与自然因素进行锻炼。这不但可以增强婴幼儿机体的新陈代谢,还可以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2.促进婴幼儿身体的生长发育

婴幼儿粗大动作的练习有利于全身肌力和骨骼的发展,促进婴幼儿的生长发育。

3.发展婴幼儿认识潜力

肢体的粗大动作练习可以丰富婴幼儿的感觉和知觉,尤其发展他的空间知觉,这是婴幼儿探索世界和抽象思维的基础。粗大动作的练习还能让婴幼儿更加明确自我的存在与能力,影响其自我认识和评价,使他对自己与他人、自己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认识更为清晰。

4.促逬婴幼儿社会行为和良好性格形成

婴幼儿粗大动作练习的方式灵活,富有趣味,既能让婴幼儿学习运动的方法,又能培养积极乐观、勇敢自信的精神,有利于积极心态的构建,促进婴幼儿社会行为和良好性格的形成。

二、婴幼儿粗大动作游戏选择和改编的意义

1.提高婴幼儿运动锻炼的针对性、适应性

根据婴幼儿粗大动作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选择、设计婴幼儿粗大动作游戏,可提高婴幼儿运动锻炼的针对性、适应性。

2.引发婴幼儿积极锻炼的兴趣,有效增强运动锻炼的效果

形式多样的运动游戏,可以激发婴幼儿积极的锻炼兴趣,让婴幼儿达到一个有效运动锻炼的效果。

3.加强育婴员与婴幼儿之间的交互作用,形成两者间积极的互动联系

通过有意识地选择、设计,并亲自实际指导婴幼儿粗大动作游戏,可加强育婴员与婴幼儿间的交互作用,形成两者间积极的互动联系。

4.培养设计人员的教育主动性,逐步发展基本的专业能力

婴幼儿粗大动作游戏的选择与改编可以提高育婴员的专业能力,使其能根据婴幼儿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游戏、改编适宜婴幼儿的游戏。

三、婴幼儿粗大动作游戏选择和改编的原则

1.适应与发展的原则

选择和设计婴幼儿粗大动作游戏一定要遵循婴幼儿粗大动作发展的时间顺序,使运动游戏能适应、满足婴幼儿运动发展的需要。另外,婴幼儿个体差异较大,有些动作差距可达半年,所以,育婴员在选择运动内容时一定要根据婴幼儿本身及家庭实际情况,而不要拘泥于常规发展的时间表。

2.循序渐进原则

任何婴幼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都是遵循着先学会抬头,再学会坐,然后学着站,最后学走的发展顺序。婴幼儿粗大动作技能的练习也要按婴幼儿的生长发展规律和粗大动作技能发展程度有序地进行,不可随意选择。

3.生活性原则

婴幼儿生活经验浅薄,所有婴幼儿粗大动作游戏选择都要紧密贴近生活,让婴幼儿不会觉得枯燥,并且具有熟悉感。

4.安全性原则

婴幼儿期既是生长发育迅速的时期,同时也是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能力的时期。婴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育婴员若勉强婴幼儿做一些力不能及的动作,很容易使他们受到伤害。所以,无论是选择、设计,或是实际指导婴幼儿做运动游戏,都应注意游戏环境、方法、所用材料和游戏过程中的安全。

5.全面性原则

婴幼儿各动作的发展既要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同时也要具有密切的关联性。婴幼儿运动的内容应涉及全身各个部位,每次练习内容的安排都要考虑到伸肌和屈肌的交替,一方面可使肌肉发展全面,另一方面也可使婴幼儿神经的兴奋和抑制达到平衡。在顺应婴幼儿年龄发展选择和设计婴幼儿运动游戏时,既要重点关注婴幼儿某一部位、某一动作的发展,同时也不能忽视机体其他部位动作的发展。

四、选择和改编婴幼儿粗大动作游戏的方法和要求

1.选择和改编的方法及要求

(1)根据婴幼儿情绪选择游戏的种类

婴幼儿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对不同类型的游戏与运动项目表现出不同的兴趣。因而,在婴幼儿睡眠较好、情绪饱满的状态下,适宜选择比较剧烈的、活动量较大的游戏。在婴幼儿身体不适、情绪不佳的状态下,则适宜选择一些安静、平和的游戏,可使婴幼儿感到舒适与平静。

(2)根据婴幼儿年龄特点选择符合年龄动作发展特点的游戏

婴幼儿动作是由低水平向高水平连续地发展,呈现出一定的顺序性。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特点。选择与设计婴幼儿粗大动作游戏的内容和方法时,也应符合动作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的特点。

(3)根据婴幼儿自身的动作发展情况进行对游戏的改编及难易程度的增减

婴幼儿参与游戏练习的需求和程度与其性格、兴趣有一定的关系。育婴员需通过细心观察,了解、发现婴幼儿对各种运动项目的反应,尽量做到因人而异,选择适宜的游戏进行练习,满足个性需求,促进个性发展。

2.粗大动作游戏练习时的注意事项

(1)游戏环境的选择要安全,创设情境性、游戏性的活动环境,积极引导婴幼儿在情境中边游戏边练习大动作。

(2)粗大动作练习时要注意上肢和下肢同时受到刺激。

(3)应做到时间短、次数多。育婴员应善于观察婴幼儿的情绪、精神状态,及时调整游戏时间和活动量。

(4)在活动中,育婴员要用语言、动作、表情等来鼓励婴幼儿,激发婴幼儿对于游戏的热情。当婴幼儿成功时应该及时给予亲吻、拍手、拥抱等形式的表扬与肯定。

(5)在活动中要做到循序渐进、动静交替、简繁搭配。

五、利用生活环境和设施训练婴幼儿粗大动作

1.婴幼儿粗大动作训练情境创设的原则和方法

(1)温馨

选择宽敞、通风、柔软的活动场地,创设温馨、宽松的游戏专用活动区,以适宜的环境吸引婴幼儿,将婴幼儿置身于富有浓浓情感的情境中,使婴幼儿的感官兴奋,情感迅速聚集、定向于特定的情境之中,从而自发地、直接地、自然而然地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促进动作的发展。

(2)有趣

婴幼儿粗大动作训练的情景创设要有趣味性,婴幼儿只有在一个有趣的情景之中才会产生对游戏的积极性。育婴员可以因地制宜地利用户外场地及其他运动材料创设丰富有趣的运动情境,让婴幼儿在丰富多样、趣味性强、吸引力大的运动环境中以自己喜欢的方式与运动材料互动,发展爬行、走、跑、跳等各种技能。

2.生活环境和设施的运用

在训练婴幼儿粗大动作时充分利用生活环境和设施。为了满足婴幼儿各种动作综合发展的要求,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建立一个专门的运动空间。

(1)把婴儿床围上坚固的栏杆,高度超过70cm,床的外面不要摆放家具,床内不要放过大的玩具,以免婴儿爬上玩具翻过栏杆,坠落地面。

(2)如果居住条件有限,可以利用家具围出一块“运动空间”,用墙角、床边、沙发、椅子围出一块活动场地,地面铺上塑料地板、地毯或席子,任婴儿做翻滚、爬行训练,或引导婴儿练习扶物站立、移动身体。

(3)因时、因地借用婴幼儿家中或社区环境的生活设施与用具。如塾子、木板、椅子、台阶、楼梯等,让婴幼儿运动锻炼,选择婴幼儿情绪好的时候择机进行。如在居住区的台阶上练习爬楼梯,利用坡道练习走斜坡等。但应特别重视安全因素,保证婴幼儿运动锻炼的安全。

六、注意事项

1.利用生活环境和设施训练婴幼儿粗大动作时,应经常变化环境,促使环境与婴幼儿的互动。时有变化的环境可不断引起婴幼儿的新鲜感,使其更加注意环境的变化,从而发挥环境的刺激影响作用。

2.环境创设与利用时,育婴员应将其他价值的教育因素渗透其中,如简单的认识培养、语言训练等,促进婴幼儿全面发展。

【操作技能1】0〜6个月婴儿粗大动作游戏选择与设计

一、0〜6个月婴儿粗大动作内容的选择(见表3-1)

image.png

二、0~6个月婴儿粗大动作练习环境的创设

0〜6个月的婴儿在粗大动作练习时,育婴员应创造宽松的环境,让婴儿有足够宽松的空间练习粗大动作。

三、游戏活动设计

1.照镜子

活动名称:照镜子。

活动目的:训练婴儿的挥手动作,促进粗大动作发展。

活动准备:有镜子的地方。

活动方法:育婴员抱着婴儿,让婴儿坐在镜子前面。育婴员叫着婴儿的名字,同时问:“宝宝在哪里?"然后育婴员可以举起婴儿的一手,挥着手说:“宝宝在这里!”。

认识过自己以后,育婴员可以再问婴儿:“妈妈在哪里?”(让妈妈站在镜子前)。然后可远离镜子并立刻再回到镜子前对婴儿说:“妈妈在这里!’’同时与婴儿挥手与拍手。

指导与建议:可让妈妈或其他家人抱着婴儿在镜子前做一些动作,婴儿会觉得更亲切有趣。

2.滚来滚去翻个身

活动名称:滚来滚去翻个身

活动目的:训练婴儿的翻身动作,锻炼婴儿的身体。

活动准备:选择宽松、舒适、柔软的地方,如床上、地毯上。

活动方法:让婴儿仰卧在床上。育婴员用手托住孩子一侧的手臂和背部,慢慢往另一侧的方向推去,直到将婴儿推成俯卧的姿势。停一会儿后,再帮助婴儿翻回来成仰卧的姿势。育婴员可以一边帮助婴儿翻身,一边说“宝宝,我们来翻翻身” “翻过去,翻回来”等,这有助于婴儿听觉情绪的训练和激发。

指导与建议:

(1)育婴员帮助婴儿翻身时,动作要轻。开始练习时,可多帮助一些,等到婴儿自己要努力翻身时,只需稍稍助力即可。对那些动作发育较快的婴儿,育婴员不必过多地帮忙,可让他自己练习。

(2)可将玩具放在婴儿的体侧,婴儿为了抓住玩具会顺势翻成侧卧位,进而翻成俯卧位,如图3-1所示。

(3)婴儿练习翻身时,育婴员、父母和家人要守护在孩子身旁保护、照顾。

3.摇啊摇

活动名称:摇啊摇

活动目的:通过摇动婴儿的身体,培养婴儿的节奏感。

活动准备:选择柔软、舒适的场地,如床上、地毯上。

活动方法:育婴员将婴儿置于床上。育婴员随着“坐起来,躺下去。躺下去,坐起来。坐坐躺躺真有趣,练得浑身有力气。”的儿歌,轻轻地拉着婴儿穿着衣服的手臂,将婴儿一上一下地从仰卧位拉坐起来,如图3-2所示。

image.png

指导与建议:

(1)育婴员的动作要轻要慢,要随着儿歌的节奏进行。

(2)育婴员可以边唱歌边有节奏地进行拉坐游戏。歌曲如下:

image.png

【操作技能2】7〜12个月婴儿粗大动作游戏选择与设计

一、7〜12个月婴儿粗大动作内容的选择

7〜12个月的婴儿粗大动作练习的内容主要为爬行、站立、扶走,见表3-2。

image.png

二、7〜12个月婴儿粗大动作练习环境的创设

7〜12个月的婴儿可以通过游戏形式提高婴儿爬行、站立的兴趣。训练的环境可多利用生活的环境,如舒适柔软的床、毯子等、楼梯、各种家具(如矮柜、纸箱等),为方便婴儿爬行与站立所用。

三、游戏活动设计

1.宝宝学爬

活动名称:宝宝学爬。

活动目的:提高婴幼儿手膝并用向前爬行的能力。

活动准备:毯子、婴幼儿喜欢的玩具。

活动方法:育婴员将婴儿放于毯子上,并将婴儿喜欢的玩具放在离婴儿略微前面—点的位置。随后育婴员可以引导婴儿向前爬拿玩具:“宝宝,你看这是你最喜欢的玩具,快点过来呀。”当婴儿向前爬行拿玩具时,育婴员可适当将玩具再拿远一点,继续鼓励婴儿向前爬行,如图3-3所示。

指导与建议:如果婴儿在爬行时不能手膝并用,育婴员可以适当帮助儿屈膝(用手将婴儿的腿向前推,辅助婴儿的腿屈膝)。

image.png

2.我站起来了

活动名称:我站起来了。

活动目的:学习扶着支撑物迈步,发展婴儿独立行走的动作。

活动准备:一个呼啦圈或一个纸箱子。

活动方法:育婴员把婴儿放在呼啦圈的一侧,用呼啦圈来吸引他,让婴儿爬过来取物。拿到东西以后,育婴员可让婴儿扶圈学习迈步,也可让婴儿扶着桌子或沙发边缘学习迈步,如图3-4所示。

指导与建议:如果婴儿在站立时跌倒,育婴员可将婴儿轻轻拉起,帮助其扶物站立。

3.走走走

活动名称:走走走

活动目的:锻炼四肢协调和平衡能力。

活动准备:准备一条宽35〜40 cm、长100 cm左右的厚木板。

活动方法:开始时可用一只手扶着婴儿走上木板。待婴儿走稳后,可鼓励婴儿不借助外力独自行走,如图3-5所示。

指导与建议:该游戏适合能站稳并走几步的婴儿。

image.png

【技能要求3】13〜18个月婴幼儿粗大动作游戏选择与设计

一、13〜18个月婴幼儿粗大动作内容的选择

13〜15个月的婴幼儿应常与月龄段相差较小的婴幼儿一起活动、游戏,重点发展婴幼儿独站,双脚一起往上跳的能力。16〜18个月婴幼儿可以练习走、爬和上下楼梯动作,以及小步独走。

二、13〜18个月婴幼儿粗大动作练习环境的创设

育婴员可以多利用生活环境、设施来锻炼婴幼儿的粗大动作,如带婴幼儿爬楼梯、带婴幼儿在小区花园中走一走、跳一跳等。同时,为了能更好地激发婴幼儿学走路的兴趣和积极性,育婴员应给予婴幼儿积极的鼓励。

三、游戏活动设计

1.追人游戏

活动名称:追人游戏。

活动目的:发展婴幼儿腿部肌肉,练习独自走的能力。

活动准备:选择天气暖和的时间在户外草地上。

活动方法:育婴员和婴幼儿一起屈膝坐在草地上。育婴员假装睡着了,醒来后对婴幼儿说:"快点,宝宝,我们该出门了。”然后慢慢地起身,在院子里走一圈后对婴幼儿说:“宝宝,让我们到小花园去玩吧。”引导宝宝站起来,追走在育婴员后面,如图3-6所示,走了一会儿后便可在小花园中与婴幼儿玩一会儿,并再次对婴幼儿说:“宝宝,我们该回家了。”让婴幼儿跟在育婴员身后走回原来坐下的地方,并让婴幼儿说出具体的地点,帮助掌握院子里具体事物的名称。

指导与建议:

(1)说出具体的、婴幼儿熟悉喜欢的地点,吸引注意力、引发兴趣,使其愿意跟在育婴员身后。

(2)在游戏过程中也可放一些背景音乐,让婴幼儿融入情境,乐于参与游戏。

image.png

2.爬楼梯

活动名称:爬楼梯。

活动目的:发展婴幼儿的腿部肌肉,提高爬楼梯的能力。

活动准备:有儿童扶手的楼梯。

活动方法:育婴员在楼上放上婴幼儿喜欢的玩具,然后引导婴幼儿上楼拿玩具。

育婴员可以对婴幼儿说:“宝宝,你看你的小娃娃玩具怎么躺在楼梯上呀,好可怜,你快点去抱抱它吧。”使婴幼儿愿意上楼梯拿玩具,如图3-7所示。

指导与建议:

(1)当婴幼儿在上楼梯出现困难时,育婴员可适当帮助婴幼儿,搀扶其上楼梯。

(2)在楼梯上铺上地毯,以免婴幼儿爬楼梯时滑倒。

image.png

3.钻山洞

活动名称:钻山洞。

活动目的:在洞穴场景中练习爬行,提高婴幼儿的胆量。

活动准备:用大纸板箱替代山洞、软垫、玩具。

活动方法:育婴员拿出玩具小乌龟,让婴幼儿观察乌龟爬行的动作,并对婴幼儿说:“宝宝,你看小乌龟是怎么爬的呀,手和膝盖要一起往前爬,对不对呀,我们也来做一次小乌龟,爬山洞好不好呀?"。说完育婴员可以给婴幼儿套上一个代替龟壳的背包,并在山洞的另一头,鼓励婴幼儿往自己这边爬,如图3-8所示。当婴幼儿爬过山洞时,育婴员给婴幼儿一个亲昵的拥抱,并鼓励道:“你真棒,爬得真块。”

指导与建议:

(1)本游戏中育婴员也可以双膝、双手着地,成为一个“山洞”供婴幼儿爬。

(2)有的婴幼儿不太愿意爬行,育婴员可以创造更为故事性的情境,激发婴幼儿爬行的兴趣。

image.png

【操作技能4】19〜36个月婴幼儿粗大动作游戏选择与设计

一、19〜36个月婴幼儿粗大动作的选择

19〜36个月婴幼儿粗大动作的选择见表3-3。

image.png

二、19〜36个月婴幼儿粗大动作练习环境的创设

处于此月龄阶段的婴幼儿在进行动作练习时,成人可以玩伴的角色和婴幼儿一起玩,以游戏的形式促进婴幼儿粗大动作的发展。同时,创设的环境、运动器械的提供,都应基于运动的乐趣,让婴幼儿在玩中练习基本动作。

三、游戏活动设计

1.直线走路

活动名称:直线走路。

活动目的:练习婴幼儿走一条直线的能力,提高身体协调性。

活动准备:各种颜料、抹布、纸张等。

活动方法:育婴员让婴幼儿自由选择颜料和颜色,然后用脚在颜料里蘸一下,在铺好的大纸上随意来回走动。然后在纸上画一条直线,对婴幼儿说:“宝宝,现在我们来走直线吧。”让婴幼儿沿着直线踩脚印,如图3-9所示。最后,育婴员可和宝宝一起玩踩脚印的游戏,增加互动性。

指导与建议:

(1)由于颜料的特殊性,育婴员和宝宝在游戏时要光着脚玩,并在玩完之后清理干净脚。

(2)在宝宝能掌握直线行走后,育婴员可在纸上画不同的造型,加大难度,进一步提高婴幼儿的身体协调性。

image.png

2.跳起来

活动名称:跳起来。

活动目的:练习婴幼儿双脚跳的能力,发展腿部力量。

活动准备:长纱巾一条、宽敞的场地(如房间)。

活动方法:让婴幼儿站在育婴员前面,育婴员用长纱巾将自己与婴幼儿绑在一起,

纱巾围在腰间,然后对婴幼儿说:"宝宝,我们一起往前跳吧。”,如图3-10所示,跳

到房间的尽头后,育婴员独自走回房间门的位置,然后对房间另一头的婴幼儿说:“宝宝快快跳回来!”当婴幼儿跳回自己身边后,将其抱入怀中。

指导与建议:如果有塑料呼啦圈,也可代替纱巾。

3.红绿灯

活动名称:红绿灯

活动目的:发展婴幼儿向上顶的动作技能。

活动准备:红、黄、绿色气球,绳子。

活动方法:把各色的气球用绳分别挂在空中,绳子的一头让孩子的父母协助拉着。育婴员对婴幼儿说:“红灯亮了。”父母将相应的球放下,球的高度能使婴幼儿向上跳起碰到头。育婴员向婴幼儿提出要求:“宝宝,红灯亮了,用头去顶一顶”,如图3-11所示。让婴幼儿在游戏中训练向上顶的动作技能,同时也发展对不同色彩的认知。

指导与建议:

(1)游戏应在安全、平整的地面上进行。

(2)气球的高度可根据婴幼儿的实际情况而定。有高有低,加强婴幼儿对游戏的兴趣。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