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与改编婴幼儿精细动作游戏
训练婴幼儿动作第二节
一、婴幼儿精细动作练习的意义
1.促进感知觉的发展
精细动作的练习是扩展婴幼儿获得环境信息的途径,是丰富婴幼儿探索环境的形式,能促进婴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2.有助于丰富面部表情
精细动作练习,有助于眼部肌肉和脸部肌肉的发展,从而使婴幼儿面部表情不断丰富。同时,在手部肌肉运动过程中,或成功或失败,婴幼儿表情会因此改变,促使其情绪发展趋于深刻。
3.有助于灵活用手进行各种活动
婴幼儿精细动作练习能促进手部小肌肉的发展,有助于婴幼儿灵活用手进行各种活动。
4.多动手能促进大脑的发展
婴幼儿精细动作的健全发展,可以使婴幼儿认识事物的各种属性及彼此间的联系,促进其知觉完整性与具体思维的发展,并为婴幼儿以后的自我服务、握笔写字、使用工具等行为打下基础。精细动作的完成度标志着大脑的发展水平。
二、婴幼儿精细动作游戏选择与改编的意义
1.有助于婴幼儿学习解决简单问题
选择和设计适宜的精细动作游戏可以使婴幼儿手的灵活性增强,帮助婴幼儿学习解决简单问题的方法,如瓶中取物需先用“拧动”或"旋转”的方法取下瓶盖等。
2.有助于树立婴幼儿自信心
选择和设计适宜的婴幼儿精细动作游戏能使婴幼儿掌握一些生活自理技能,如使用调羹吃饭、扣纽扣、拉拉链等,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让婴幼儿感受成功的喜悦,有助于自信心的树立。
3.有助于感觉统合,对手眼协调具有积极的意义
精细动作的练习大多需要手部动作与眼睹互相配合,同时也需要大脑参与判断,精细动作的训练对触觉和视觉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刺激作用。
4.激发婴幼儿有益兴趣和求知欲望
出生后,婴幼儿就对环境中出现的各种新鲜陌生的事物发生较浓厚的兴趣及强烈的好奇心,且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变化。精细动作练习为婴幼儿自主探索、主动求知提供了机会,如把玩具拆开,看看里面有什么。有序地、适宜地精细动作练习使婴幼儿短暂的、易变的有益兴趣不断稳定、深入地发展。
三、婴幼儿精细动作游戏选择和改编的原则
1.全面性原则
在活动选择和设计时应考虑动作训练的有序性与设计性,尽量釆取各种动作全面训练的活动,使手的肌肉都得到锻炼。
2.操作性原则
在动手操作时要注重双手的协同训练,加强左手的练习,推动脑部的全面发展,使左右手协调配合活动。
3.整合性原则
在动手操作中必须实现做与玩的结合、动手与动口的结合、动手与动脑的结合。
将精细动作的练习融于生活之中,如15个月的婴幼儿可以进行使用勺子的练习。当婴幼儿在游戏中初步掌握了用勺子的要领后,就可以试着让他自己拿着勺子吃饭。
四、选择和改编婴幼儿精细动作游戏的方法和要求
1.选择和改编的方法和要求
首先,在活动设计时应根据婴幼儿精细动作发展的特点选择游戏内容,让婴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提高精细动作能力。其次,选择与设计婴幼儿精细动作游戏内容时要考虑手的屈伸、旋转以及五指共用、两手合作等。最后,由于遗传、环境、教育等方面的影响,每一个婴幼儿身心发展的速度都各不相同,其身心素质的特征也不同,因此对婴幼儿精细动作的训练要注重个别化。
2.精细动作游戏练习时的注意事项
(1)婴幼儿精细动作练习不要过分追求技能的结果。
(2)必须在大动作发展的基础上,精细动作才能得到发展。
(3)精细动作的练习要结合曰常生活进行,做到生活化、具体化。
(4)精细动作练习的目的一定要体现速度,但在开始训练时应以熟练为主,运用多种方法把学过的内容掌握好。速度训练的内容出现不可过早。
五、利用生活环境和设施训练婴幼儿精细动作
1.婴幼儿精细动作训练情境创设的原则和方法
婴幼儿精细动作练习时的情境创设要以真实的生活场景为主,一是引发婴幼儿注意,二是唤醒婴幼儿生活经验,使其自然学习更多的积极经验。此外,要创设一个重复、连续的环境,让婴幼儿既获得满足,又推进发展。
2.生活环境和设施的运用
(1)生活用品
家中各种不同形状的分类盒、抽屉,婴幼儿服装上纽扣、拉链,可以填充和倾倒的容器,木珠和带子,小的容器、铲子、勺子等材料均是婴幼儿精细动作练习的材料。
(2)废旧物品
各种废旧材料,经过消毒和加工,可以成为婴幼儿精细动作练习的最佳材料。如将不同大小的可乐瓶和饮料瓶子做成可爱的小动物造型,供婴幼儿给小动物喂豆豆等。
(3)自然材料
大自然中的落叶、树枝、水、沙、泥等均可以成为了婴幼儿喜爱的“玩具”,不仅可供他们玩耍,还可增进他们对周围物体的认识与了解,促进精细动作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3.注意事项
(1)婴幼儿精细动作练习的环境必须是安全、卫生的,要注意材料大小、轻重、高矮等。
(2)营造宽松的、充满亲情的心理环境。尽量以亲子互动的游戏方式开展活动。—对一的亲子情感交流,可以有效促进婴幼儿手部小肌肉运动技能的发展。
【操作技能1】0〜6个月婴儿精细动作游戏选择与设计
一、0〜6个月婴儿精细动作内容的选择(见表3-4)
二、0〜6个月婴儿精细动作练习环境的创设
0〜6个月婴儿触、碰、抓的时候要让婴幼儿多做尝试,以发现自己的手。练习时可以让他抓妈妈的手指,也可以用不同的软、硬、凉、热的东西让他抓。通过不同的软、硬、粗、细刺激他,让他能有一种感受,让孩子学会抓。玩具长度一般为2. 5 cm左右,大小合适、颜色鲜艳,如红色。也可抓铃铛、积木、孩子的毛绒玩具等。
三、游戏活动
1.手指游戏
活动名称:手指游戏。
活动目的:熟悉自己的小手,能辨认五个手指,锻炼手指的协调能力。
活动准备:育婴员把婴儿抱坐在腿上,背靠在育婴员的身上。
活动方法:育婴员唱"大拇指,大拇指,你在哪里”时,握握婴儿的小手。
育婴员唱“我在这里,我在这里,你好不好”时,帮助婴儿先伸出一只大拇指,再帮助他伸出另一只大拇指,然后两只大拇指对碰两下,如图3 -12所示。
育婴员唱“很好很好”时,再帮他将两只大拇指对碰两下。
育婴员唱“谢谢你”时,用婴儿的大拇指碰碰婴儿的胸脯。
指导与建议:这个游戏育婴员可以从最大的大拇指唱起,然后逐一唱出每一个手指,帮助婴幼儿认知。歌曲如下:
2.抓一抓
活动名称:抓一抓
活动目的:训练婴儿抓握能力,提升触觉的灵敏性。
活动准备:能让婴儿抓握的玩具。
活动方法:育婴员先将不同质地的玩具放在婴儿手心中停留一会儿,让婴儿玩一会儿。如果婴儿不会抓握,可从指根到指尖轻轻地抚摸,婴儿紧握的小手就会自然张开,此时可把玩具塞入他的手心中,并握住婴儿抓握玩具的手,帮助婴儿抓握,如图3-13所示。在婴儿熟悉玩具后,将玩具散落着放在桌上,鼓励婴儿自己去抓握玩具。
指导与建议:给婴儿抓握的玩具要圆润光滑,不能有棱角,以免误伤婴儿。
3.敲敲打打
活动名称:敲敲打打。
活动目的:锻炼婴儿的手臂力量。
活动准备:垫子、敲打乐器两三种。
活动方法:育婴员让婴儿坐在垫子上,握住婴儿的小手,敲打不同的乐器,并数节拍。如拿着小鼓对婴儿说:"宝宝,这是小鼓,你听!敲起来咚咚咚! ”等婴儿每个乐器都尝试过后,育婴员可鼓励婴儿自己来敲打乐器,如图3-14所示。
指导与建议:在婴儿敲出声音时应及时鼓励婴儿,激发婴儿打击乐器的兴趣。
【操作技能2】7〜I2个月婴儿精细动作游戏选择与设计
一、7〜12个月婴儿精细动作内容的选择
7〜9个月婴儿训练手指捏取小物件的能力。10〜12个月婴儿训练从杯中取物,并逐渐能主动放物入杯。
二、7〜12个月婴儿精细动作练习环境的创设
可为婴儿提供一些小物件,让婴儿用手指捏取;提供一些杯子,里面放上婴儿喜欢的小物品亦可。育婴员在婴儿进行练习时要多多给予婴儿鼓励和赞赏。
三、游戏活动
1.抓球游戏
活动名称:抓球游戏。
活动目的:提高婴儿抓握及放下动作的技能。
活动准备:彩色小皮球。
活动方法:育婴员手中拿一个彩色皮球逗引婴儿玩。当把婴儿的注意力被吸引到自己手中的皮球上时说:“宝宝,你看,皮球滚了。”同时将手中的球向外丢。接着面对婴儿说:“宝宝,你把球拿起来好吗?”鼓励宝宝将球捡起来。捡回来后,与婴儿共同玩抓球、放球的游戏,如图3-15所示。
指导与建议:如婴儿不会抓球、放球,家长要反复示范将球拿起握住,然后放下的动作。
2.拾拾倒倒
活动名称:拾拾倒倒。
活动目的:让婴幼儿练习双手的灵巧性和协调性。
活动准备:纸杯,玉米花。
活动方法:育婴员与婴儿一起坐在地板上,把装满干谷物(爆米花就很好)的纸杯放在面前。育婴员给婴儿做示范:怎样将玉米花从一个纸杯倒入另一个。边倒入边说:“宝宝,你看,爆米花‘咕噜’一下到这个杯子里去了。"“又‘咕噜’一下回到这个杯子里了。”示范完毕后,鼓励婴儿也试一试,如图3 -16所示。
指导与建议:
(1)婴儿通常要花很长一以时间,才能把这件事做好,育婴员要有耐心,反复进行示范。
(2)婴儿会喜欢吃掉撒在纸杯外面的爆米花,育婴员要注意卫生安全,防止婴儿吃到不卫生的食物。
(3)在婴儿学会倒爆米花的基础上,下一步要学的是倒水,这要等到婴儿大一些才能够学会。
3.撕纸
活动名称:撕纸。
活动目的:通过撕纸,锻炼婴儿的手指肌肉。
活动准备:彩色皱纹纸、10cm正方形纸、四边剪好口子的彩色纸。
活动方法:育婴员用彩色纸示范撕成长条,边撕边说:“撕面条、撕面条、面条撕得长又长。”并给婴幼儿容易撕的彩色皱纹纸或卫生纸,鼓励婴幼儿随意地用手撕、拉、扯、捏等。在撕卫生纸及彩色纸的基础上,给婴幼儿10cm正方形的、四边剪好口子的彩色纸,鼓励婴幼儿撕成长条的筷子、油条、面条等。完成后,赞扬婴儿好能干,做了好多“点心”和“东西”。
指导与建议:给婴儿提供的纸由容易撕逐渐换成比较硬或不开口的,先撕长条,以后再撕成更小的纸块。注意纸的大小要适度。
【操作技能3】13〜18个月婴幼儿精细动作游戏选择与设计
一、13〜18个月婴幼儿精细动作内容的选择
13~15个月婴幼儿训练手指协调能力。16~18个月婴幼儿锻炼手、脚更协调地运动。
二、13〜18个后婴幼儿精细动作练习环境的创设
重点应放在增强婴幼儿自信心上。当婴幼儿做得对时,给予及时鼓励。创设一些情景,如摘果子、储蓄罐等,让婴幼儿锻炼手指的协调能力。
三、游戏活动
1.挤海绵
活动名称:挤海绵。
活动目的:让婴幼儿通过挤海绵,锻炼手指小肌肉发展。
活动准备:吸满水的各种卡通海绵、盘子。
活动方法:先给婴幼儿看各种吸满水的卡通形状海绵,让婴幼儿熟悉卡通图案,边看边对婴幼儿说:“宝宝,这是小猫。”“宝宝,这是小皮球。”然后育婴员示范将海绵握在手中,用力挤,将水挤在盘子中,让水哗啦啦从海绵里流出来,最后引导幼儿也试一试。
指导与建议:选择的海绵大小要略小于婴幼儿手掌大小,方便幼儿挤握。
2.摘果子
活动名称:摘果子。
活动目的:增强婴幼儿自信心,培养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刺毛毡水果玩具、小盘子。
活动方法:育婴员先把玩具水果放在婴幼儿的面前,将玩具水果从“树上”摘下,并对婴幼儿说:“宝宝,看!我们要摘水果啦,你也来试试吧。”然后将摘下的水果放入盘子中,引导婴幼儿做相同的动作,摘取水果。
指导与建议:当婴幼儿摘下水果,引导他放入盘中并给予鼓励。
3.储蓄罐
活动名称:储蓄罐。
活动目标:锻炼婴幼儿手眼协调的能力。
游戏准备:储蓄罐、硬币
活动方法:育婴员先示范将硬币投入储蓄罐,然后握起婴幼儿的手,将硬币再次投入储蓄罐。最后可指导婴幼儿自己拿起硬币,将硬币投入储蓄罐。
指导与建议:
(1)储蓄罐最好带有音乐,可以增加婴幼儿对于这个动作的兴趣。
(2)由于游戏中使用了硬币,家长应注意安全,防止婴幼儿把硬币放入口中。
(3)可以准备大小不同的硬币,让婴幼儿反复练习。
【操作技能4】19〜24个月婴幼儿精细动作游戏选择与设计
一、19〜24个月婴幼儿精细动作内容的选择
19〜24个月的婴幼儿可以进行随意涂鸦,练习自己吃饭等。
二、19〜24个月婴幼儿精细动作练习环境的创设
为婴幼儿提供蜡笔涂鸦;让婴幼儿拿着碗自己吃饭,别太在意弄得乱七八糟,多鼓励他的自主能力。同时多为婴幼儿创造体能锻炼的条件与机会,锻炼全身动作协调,但是要注意安全。
三、游戏活动
1.婴幼儿自己吃饭
活动名称:让婴幼儿自己吃饭。
活动目的:让婴幼儿学习使用勺子吃饭,锻炼手部小肌肉发展。
活动准备:土豆泥、勺子。
活动过程:在婴幼儿下午吃点心的时候,让婴幼儿独自坐在桌子边上,自己拿着勺子吃土豆泥。婴幼儿吃了一口,育婴员便可在一旁鼓励:“宝宝,你真棒!会自己吃东西了!”
指导与建议:
(1)提供给婴幼儿的食物应该是婴幼儿喜欢吃的食物,如果是颗粒状的食物要注意安全。
(2)不必介意娶幼儿弄得乱七八糟,反而要鼓励婴幼儿自己动手。
2.抽屉游戏
活动名称:抽屉游戏。
活动目的:发展小肌肉动作,训练眼手协调及理解事物关系的能力。
活动准备:多层抽屉,各种形状、颜色的积木。
活动方法:育婴员将婴幼儿的积木放进一个有滑道的多层抽屉里,关好抽屉,引起婴幼儿注意:“宝宝,积木不见了,找一找,在哪里?”让孩子把抽屉里的积木一件一件取出。再在每一层抽屉上做上颜色或图形标记,让婴幼儿按标记将取出的积木放到对应的抽屉里。
指导与建议:有滑道的抽屉比较轻,易于拉开。根据需要可用其他物品替代积木。
3.钓鱼
活动名称:钓鱼。
活动目的:培养婴幼儿做事情的专注性以及手眼协调能力。
活动准备:自制钓鱼竿(吸铁石)、小鱼(别回形针)。
活动方法:育嬰员在“小鱼塘”钓上来一条美丽的小鱼,说:“哇,宝宝,这里还有好多小鱼呢,我们一起来钓鱼吧。”育婴员先做示范给婴幼儿看,然后邀请婴幼儿一起钓鱼。
指导与建议:婴幼儿在玩的过程中,或许一时钓不起鱼,这时育婴员要注意适时帮助婴幼儿,直至钓鱼成功,否则婴幼儿容易失去兴趣。
【操作技能5】24〜36个月婴幼儿精细动作游戏选择与设计
一、24〜36个月婴幼儿精细动作内容的选择
24〜30个月婴幼儿训练小肌肉动作。例如学习印章、撕贴、手指点画动作;让婴幼儿学习用五指一页一页抓翻书页等。31〜36个月婴幼儿在剪纸、画画及生活自理等操作活动中促进手部精细动作灵活与协调的发展。
二、24〜36个月婴幼儿精细动作练习环境的创设
24〜30个月的婴幼儿可以为其提供一些印章、各种各样的纸、颜料等,让婴幼儿学习印章、撕贴、手指点画动作。提供一些海绵纸材质的书本,让婴幼儿翻阅,并逐渐换为纸质书本,让孩子学习用五指一页一页抓翻书页。31〜36个月的婴幼儿可以为其提供一些纸、笔、剪刀、筷子、勺子等生活学习用具供婴幼儿练习。
三、游戏活动
1.美丽的项链
活动名称:美丽的项链。
活动目的:练习用手穿出美丽的项链,锻炼手指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粗细不一的塑料绳子、彩色木珠。
活动方法:育婴员让婴幼儿看脖子上戴的项链,并向婴幼儿介绍这条项链:“宝宝,你看这条项链多漂亮啊。”激发婴幼儿也想有一条项链。然后,育婴员拿出木珠和不同粗细、质量的塑料绳子,和婴幼儿一起穿项链和手链。育婴员要观察婴幼儿穿的动作,如果婴幼儿穿珠子的能力比较强,则可引导婴幼儿用比较细的绳子穿有规则、好看的项链。
指导与建议:对于刚学着穿珠链的婴幼儿,育婴员不应着急,可先让婴幼儿用粗点或硬点的塑料绳子练习,然后再改用细点的塑料绳。
2.画影子
活动名称:画影子。
活动目的:培养婴幼儿的观察能力,练习画轮廓。
活动准备:各种婴幼儿喜欢吃的饼干。
活动方法:育婴员给婴幼儿看一看平时吃的饼干,让婴幼儿说出饼干是什么形状的。然后,可以把着婴幼儿的手,在纸上将一个饼干的轮廓描绘出来。完成后鼓励婴幼儿描绘自己喜欢吃的饼干轮廓。
指导与建议:在画饼干轮廓时,育婴员要让婴幼儿紧贴着饼干轮廓线画出形状。
3.和长颈鹿比高低(垒高游戏)
活动名称:和长颈鹿比高低(垒高游戏)。
活动目标:训练婴幼儿手眼协调的配合能力。
活动准备:方块软积木、食品桶、易拉罐等。
活动方法:育婴员先让婴幼儿随意选择积木来垒高,与其一同游戏。然后与婴幼儿儿进行比赛,试一试谁搭的积木高:"哪只长颈鹿脖子更长"。完成以后,育婴员可以引导婴幼儿观察两人搭的长颈鹿,问一问孩子:“谁的脖子长?”“为什么这只长颈鹿的脖子长?”
指导与建议:育婴员也可引导婴幼儿用小盒子、纸筒等物品来搭积木。边玩边和婴幼儿说话:“搭高楼了,给奶奶住、给爷爷住、给妈妈住、给爸爸住。”发展婴幼儿的语言能力并培养其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