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培训

掊训与指导

高级 • 2020-07-07 • 10000+ 浏览

一、理论培训的意义

保育员是学前教育机构中早已存在的职业,但多年来,缺乏国家统一的职业规范和职业标准。《保育员国家职业标准》是推动国家就业准入制度、规范从业人员市场的重要措施,也是促进我国学前教育科学化、规范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保育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水平直接决定与影响婴幼儿的成长。由于从事保育员职业的人员基础不同,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工作态度、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会较大的差异。因此,加强对保育员的培训与指导,是提育员素质、提高保教工作质量的基础喝前提。

二、理论培训的原则

1.循序渐进的原则

保育员培训的目标应该符合国家对本职业提出的相关标准和要求,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由简到繁,由低到高,使培训内容的难度与培训对象的基础和接受能力相适应。通过学习和培训,让保育员逐渐提高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更好地适应保育员岗位工作的需要。

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培训指导的内容既要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又要有实际操作能力,保证培训人员能持证上岗。传授的相关知识和工作技能要看得见、摸得着、易操作。体现针对性和实用性,有利于指导和帮助初、中级保育员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3.互动的原则

把培训对象作为培训的主体,培训的内容和方法要以他们是否需要、是否能够接受为出发点。在培训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培训对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充分发表意见提出问题并共同讨论问题。在培训过程中,提倡参与式教学、情景教学、师生互动。在培训对象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给予切实的指导,实现教学互动,掌握保教并重、科学保育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三、理论培训的形式

1.定期进行理论辅导,不断提高初、中级保育员的理论水平

保育员要掌握婴幼儿卫生管理、生活管理和配合教育活动的相关理论知识,达到凡事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理论知识掌握得越好,理解得越深刻,具体实施时就会落实得越到位。

理论知识往往是保育员比较欠缺的部分,至于如何把理论活学活用于实践又是更加薄弱的环节,所以,对初、中级保育员理论的辅导,要在不影响正常保育工作的前提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定期进行,确保初、中级保育员理论水平的不断提高。

培训内容可以根据培训教材保育员职业资格培训教程理论部分的内容进行统筹安排,在一定的时间内全部培训完成。

2.根据突发事件,不定期地进行小组或个别理论辅导

保育员培训也可以根据实际工作中出现的突发事件,以及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和辅导。如果突发事件和问题是共性的,普遍存在的,则可以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如果突发事件和问题是个别出现的,则取个别交流与辅导的方式就可以了。

这种小组或个别理论辅导的方式针对性、实效性、实践性都比较强,是将理论知识和保育实践结合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可以深化保育员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保证实践工作的正确科学合理性。

四、理论培训的方法

1.讲解法

讲解法是教师在课堂上用简明、生动的语言,辅以表情姿态,向听者传授知、传递信息的一种教学方法。讲解法有利于听者系统、快速地接受理论知识,了理论知识的来龙去脉,提高整休理论水平。所以,讲解法对理论知识学习非常有效,因此成为保育员理论知识培训的主要方法。

2.讨论交流法

讨论交流法非常适用于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成年人,让保育员把所学到的理论知与自己的工作实际结合起来进行讨论交流,是帮助保育员理解理论知识,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有效方法。这种方法还有利于激发保育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加学习的乐趣,更有利于大家互相交流经验,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所以,在保育员理论知识培训中,这种方法是不可缺少的。每次理论知识讲解之后,要组织保育员结合相关内容进行讨论交流,这种交流会很好地提学习的效果。

技能要求

案例4-1】保育员消毒知识培训

培训时间:2010年10月12日下午2: 00-3: 00

培训地点:二楼会议室

参加人员:园内所有保育员

培训教师:马主任(分管保健后勤工作)

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图4-1)

image.png

培训目标:1.了解学前教育机构常用消毒方法及其适用范围

2.掌握托幼机构中常用消毒剂及其作用

3.掌握幼儿园活动场所和设施的消毒方法

培训内容:

一、讲授内容

(一)学前教育机构常用消毒方法及其适用范围

1.煮沸消毒

将需要消毒的物品放入煮锅内全部淹没水中,加热煮沸。水沸后开始计时,持续煮沸15〜20 min。

适用范围:适用于餐饮具、毛巾、餐巾、服装、床单等耐热物品。

2.蒸汽消毒

蒸汽消毒法是利用100°C产生的水蒸气进行消毒的一种方法。消毒时间应在水沸腾并冒出蒸汽后开始计算10〜20 min。被消毒的物品应垂直放置,并留有空隙。

适用范围:餐饮具、餐桶和菜盆等。

3.消毒剂消毒

用按比例配制的消毒剂溶液将物品全部浸没进行浸泡,或者用消毒抹布对需要消毒物品进行擦拭、用喷雾器进行消毒剂溶液喷洒,以达到消毒目的。

(1)浸泡消毒

对于需要浸泡的管腔类物品,应使管腔内充满消毒液,作用至规定时间后,取出用清水冲洗、晾干。

适用范围:织物、耐湿玩具、便具、塑料制品等。

(2)擦拭消毒

擦拭消毒时,应用抹布浸以一定浓度的消毒剂溶液,依次往返擦拭被消毒物品的表面。必要时,在作用至规定时间后,用清水擦拭干净以减轻可能引起的腐蚀作用。

适用范围:用于家具、门把手、水龙头等物体表面以及地面、墙面的消毒。

(3)喷洒消毒

用装有消毒剂溶液的普通喷雾器进行喷洒消毒,以使物体表面全部湿润,作用至规定时间。

适用范围:室内空气、居室表面和家具表面的消毒。

4.紫外线灯消毒

用紫外线灯对室内空气、物体表面进行照射消毒

适用范围:室内空气、物体表面。

5.曰晒消毒

将各类物品放在太阳下进行直接照射3〜6 h,用紫外线消毒灭菌。

适用范围:衣服、被褥、书籍、玩具等。

(二)学前教育机构中常用消毒剂及其作用

1.含氯消毒剂

主要包括84消毒液(有效氯含量应在400700 mg/L)、漂白粉、次酸納等。

用于学前教育机构中对物体表面擦拭、地面喷洒或设施设备、玩教具消毒。漂白粉液用于便池、痰盂消毒。

2.过氧乙酸、来苏水等

常用于传染病发生后的疫源地消毒、物品消毒。

3.破伏、碘酊、酒精

常用于皮肤消毒和医疗器械消毒。

(三)活动场所、设施的消毒方法

1.活动室(卧室)消毒

进行活动室(卧室)空气消毒的主要措施有开窗通风、紫外线灯照射和消毒液嘴洒三种方式。

(1)开窗通风

开窗通风是利用空气和日光,打开门窗使空气流通,以减少各类传染病传播的最常用、最简便和最经济的一种消毒方法。

(2)消毒液喷洒

1 : 200的84消毒液对室内空气进行喷洒,应遵循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顺序。喷洒时注意穿隔离服,戴口軍,以免造成对自身的污染和伤害。

建议进行室内空气喷洒消毒30 min后,保育员要用清水抹布对室内家具、设施擦拭一遍,进行充分通风30 min后方可让婴幼儿进入。

(3)紫外线灯照射

在确认室内无人、关闭门窗的情况下,打开悬吊式或移动式紫外线灯,直接照射室内30 min,以达到室内空气消毒的目的。

建议消毒灯开关处贴上警示标志,帮助婴幼儿了解消毒灯对人体的危害,教育婴幼儿不随意开消毒灯。消毒灯开启后,关闭室门。门口的显眼处要有醒目提示,以防止婴幼儿或家长误入,造成人身伤害。

为确保人身安全,建议每天婴幼儿离园后打开紫外线灯进行紫外线消毒,消毒30 min后由专人负责关闭。

2.盥洗室消毒

婴幼儿离园后,保育员将盥洗室内水池、地面和厕所进行彻底清刷,用1:100的84消毒液对盥洗室内水池、地面和厕所进行喷洒消毒。

3.门把手、水龙头、桌椅消毒

先用清水抹布将门把手、水龙头、桌椅擦拭干净,再用1 : 200的84消毒液擦拭一遍,并使消毒液滞留15〜30 min后,最后用清水擦拭一遍。

4.户外大型玩具消毒

先将户外大型玩具各部位进行清洗,再用1 : 200的84消毒液对各部位进行均匀喷洒,或用消毒抹布进行均匀擦拭,滞留15〜30 min后,最后用清水擦拭一遍。建议幼儿离园后进行消毒。

(四)注意事项

1.注意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最实用的措施。

2.为减少消毒液对幼儿的人身伤害,平时的消毒液消毒和紫外线照射消毒每周一次,传染病流行期间每日消毒一次。

3.消毒液要放罝在婴幼儿不易接触到的地方。瓶装84消毒液的农度含量应为400〜700 mg/L。

二、讨论交流(图4-2)

1.日常工作中,你经常使用哪些消毒方法?你以前对这些消毒方法的作用及其注意事项有哪些地方不太清楚?

2.曰常工作中,有哪些消毒方法你以前不了解,或者没有用过?以后打怎样使用?

案例点评:

此理论培训案例中,理论知识条理清晰,讲解清楚、明了,便于保育员学习掌握。讲解后组织保育员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充分讨论,给每个保育员更多的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以便保育员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掌握相关内容。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