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缆排管敷设与沟道敷设
电力电缆排管敷设与沟道敷设
一、引用标准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T 5161)
二、施工流程图
电力电缆排管敷设施工流程图见图 12-8。
三、施工准备
(1)检查施工机具(见表8-3)是否齐备,包括放线支架、滑车、牵引绳及其他必须设备等。
(2)对参与电缆敷设的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上岗。
(3)掌握电缆到货情况,对已到货电缆进行校潮试验,记录电缆盘长及盘号,排列敷设顺序。
(4)施工前现场施工负责人及有关施工人员应进行查活。检查路径情况是否与施工图纸一致,核实所有路径长度、井位,检查拐弯处的弯曲半径、排管内径大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管口过渡是否平滑。
(5)进入管井前,检测电缆隧道内的有害及可燃气体含量;气体含量超标要进行通风处理。
(6)井口需设置围栏等保护措施。
(7)管井内有积水或阻碍路径畅通的废弃物及杂物,要及时清理。
(8)电缆穿管前,应用图12-9所示的疏通器对孔管道进行疏通检查,清理孔管内杂物。用直径比排管内径略小的钢丝刷刷光排管内壁。
(9)复测电缆路径长度及敷设位置,复核电缆接头位置。
(10)临时电源应满足施工所需容量,并且安全、可靠。
(11)电缆与架空线路相连接时,核对电缆与架空线路相位。
四、布置敷设机具
(1)主要机具包括放线支架、卷扬机、电缆输送机、滑车及一些配套的辅助工具。把电缆盘放在工作井底面较高一侧的工作井外边,如果排管中间有弯曲部分,则把电缆盘放在靠近排管弯曲一端的工作井口,这样做可减少电缆所受的拉力。
(2)在管井内安装直线滑车。
(3)用穿管器将钢丝绳穿好。
(4)在保护管的进、出口处安装如图12-10所示的管口喇叭口。
(5)对于大截面电缆,可在管井内放置电缆输送机辅助牵引。
五、敷设电缆
(1)一般采用卷扬机牵引的敷设方法,大截面电缆采用卷扬机加电缆输送机组合牵引的敷设方法。
(2)电缆盘运至施工现场后,检查电缆外观,无问题后方可敷设。
(3)敷设时应注意保持通信畅通,采用载波电话通信方式。在电缆盘、管井等地方安排有经验的人员看护。
(4)电缆盘处设1~2名有丰富经验人员负责施工,检查外观有无破损,并协助牵引人员把电缆端头顺利送到井口下。
(5)为了减少电缆和管壁问的摩擦力,在电缆进入保护管前,可在电缆表面涂上滑石粉等与其护套不起化学反应的材料来润滑。
(6)电缆穿管时,施工人员搬动电缆头时,手应放在钢丝网套以外。
(7)机械牵引敷设的速度要求不大于15m/min。
(8)机械牵引采用牵引头或钢丝网套牵引,牵引外护套时,最大牵引力为7Nmm²。
(9)机械牵引时,应在牵引头或钢丝网套与牵引钢线绳之间装设防捻器。
(10)敷设过程中,注意电缆的弯曲半径,防止电缆弯曲半径过小损坏电缆。
(11)电缆裕度摆放合理,满足设计要求。
(12)中间接头处两条电缆重叠1.5m,终端处裕度1~1.5m。
(13)电缆就位应轻放,严禁磕碰支架端部和其他尖锐硬物。
(14)敷设后,应检查电缆密封端头是否完好,有问题及时处理。
(15)检查电缆外护套是否损伤,如有损伤采取修补措施。
(16)用记号笔在电缆两端做好路名标记。对于单芯电缆,将相色带缠绕在电缆两端的明显位置。
(17)将电缆保护管口封堵严实。
六、电缆的固定
电缆在管井中每1.5m 用挂钩吊挂一次或用固定金具在电缆支架上固定。
七、质量验评
(1)电缆敷设位置、排列及固定要符合设计要求,牢固美观。
(2)电缆引上位置裕度符合设计要求,端部密封良好。
(3)电缆路名及两端相色带(单芯电缆)正确清晰。
(4)电缆的弯曲半径应符合要求。
(5)电缆敷设过程中牵引力和侧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
(6)保护管口密封符合设计要求。
(7)电缆敷设完成后,及时填写敷设记录和相关资料并整理归档,作为工程竣工资料的一部分。
八、电力电缆沟道敷设
(一)引用标准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T 5161)
(二)施工流程图
电力电缆隧道及电缆沟敷设施工流程图见图12-11。
(三)施工准备
(1)对参与电缆敷设的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上岗。
(2)对敷设电缆的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和安全交底。
(3)施工前与隧道运行管理部门办理进入隧道施工手续。
(4)进入隧道前,检测电缆隧道内的有害及可燃气体含量;气体含量超标要进行通风处理,合格后方可进入施工。
(5)电缆隧道内有积水或阻碍隧道畅通的废弃物,要及时清理。
(6)通信联络设备采用有线载波方式。
(7)复测电缆路径长度及敷设位置,复核电缆接头位置,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安全施工技术措施。
(8)施工前,办理各种施工许可手续。
(9)工作井口及地面保护严格按照与交通队办理的占地要求执行。井口设围栏等保护。
(10)计算施工设备的功率及损耗,满足机械允许的电压降。
(11)申请安装施工动力电源及照明,临时电源容量应满足要求,并安全、可靠。
(12)电缆与架空线路相连接时,应在双方的施工图纸上核对相位,必要时在施工现场核对电缆与架空线路相位,确保相位正确。
(13)准备好施工用相关工器具。主要机具包括放线支架、电缆输送机、滑车、拐弯滑车及一些配套的辅助工具。
(四)敷设前搭建放线架
(1)电缆敷设前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应在电缆盘处搭建电缆放线架。
(2)放线架应保证安全、牢固可靠,满足电缆弯曲半径要求。
(五)布置敷设机具
(1)电缆输送机与滑车搭配使用,根据电缆的型号、规格选取电缆输送机与滑车。
(2)一般每隔20m左右放置一台电缆输送机,每隔3~4m放置1个滑车。
(3)在隧道内拐弯、上下坡等处应额外增补电缆输送机,并加设专用的拐弯滑车。在比较特殊的敷设地点,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增加电缆输送机。
(4)全部机具布置完毕后,试运转应无问题。
(六)敷设电缆
(1)采用人力加电缆输送机组合的敷设方式。
(2)敷设时应注意保持通信畅通,在电缆盘、牵引端、转弯处、竖井、隧道进出口、终端、放缆机及控制箱等地方设置通信工具。
(3)电缆盘运至施工现场后,拆盘、检查电缆外观,无问题后方可敷设。
(4)电缆盘处设1~2名有丰富经验人员负责施工,检查外观有无破损,并协助牵引人员把电缆端头顺利送到井口下,见图12-12。
(5)缆盘应配备制动装置,它可以保证在任何情况下能够使电缆盘停止转动,有效地防止电缆受损伤,见图12-13。
(6)电缆允许的最大牵引力按照铜芯电缆为70N/mm²,铝芯电缆为40N/mm²考虑。
(7)电缆敷设时的侧压力不应大于3kN/m。
(8)电缆敷设的速度要求6m/min。
(9)电缆线路的裕度按照设计要求预留。
(10)敷设过程中,局部电缆出现裕度过大情况,应立即停车处理后方可继续敷设,防止电缆弯曲半径过小或撞坏电缆。
(11)电缆的弯曲半径一般要满足有关规定和设计要求。
(12)对于大截面220kV电缆,中间接头处两条电缆重叠3m,中间接头之间距离大于或等于5m,终端处裕度1~1.5m。
(13)电缆就位应轻放,严禁磕碰支架端部和其他尖锐硬物。
(14)电缆在制作蛇形弯时,严禁用有尖锐棱角铁器撬电缆,可用拿弯机具或手工拿弯,再用木块或拿弯卡子支撑。
(15)蛇形的波节、波幅应符合设计要求。
(16)检查电缆外电极是否损伤,如有损伤采取修补措施。
(17)每条电缆标识路名,并将相色带缠绕在电缆两端的明显位置。
(18)敷设后,应检查电缆密封端头是否完好,有问题及时处理。
(19)充沙电缆沟埋设沙土。
(七)电缆固定
(1)电缆敷设完毕后,应按设计要求将电缆固定在支架上或地面槽钢上。
(2)电缆固定的材料一般有电缆固定金具、电缆抱箍、皮垫、防盗螺栓、尼龙绳等。
(3)按设计要求调整电缆的波幅,进行电缆的固定,波幅误差±10mm。电缆固定见图。
(4)电缆抱箍固定电缆时,橡胶垫要与电缆贴紧,露出抱箍两侧的橡胶垫基本相等,抱箍两侧螺栓应均匀受力,直至橡胶垫与抱箍紧密接触,固定牢固。
(5)电缆抱箍或固定金具尽量和电缆垂直。
(6)电缆悬吊固定按照设计要求执行。
(7)电缆引上固定按照设计要求执行。
(8)电缆固定完成,外护套试验通过后,安装防盗螺母。
(八)质量验评
(1)电缆敷设位置、排列及固定应符合设计要求,牢固美观。
(2)蛇形敷设的尺寸符合设计要求。部面专燕盘高康仪龙
(3)电缆引上位置裕度符合设计要求,端部密封良好。
(4)电缆路名及两端相色带正确清晰。
(5)电缆的弯曲半径应符合要求。
(6)电缆敷设过程中牵引力和侧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
(7)电缆敷设完成后,对电缆外护套进行绝缘电阻测试和直流耐压试验,如试验未通过,应及时找出电缆外护套破损点,并对破损处外护套进行绝缘密封处理,直到试验合格为止,出具电缆外护套耐压试验报告。
(8)电缆敷设完成后,及时填写敷设记录和相关资料并整理归档,作为工程竣工资料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