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与切割作业劳动卫生防护施
焊接与切割作业劳动卫生防护施
一、弧光辐射防护
焊割作业人员从事明弧焊时,必须使用镶有特制护目镜片的手持式面罩或头戴式面罩(头盔)。面罩用1.5mm 厚暗色钢纸板制成。护目镜片有吸收式滤光镜片和反射式防护镜片两种,吸收式滤光镜片根据颜色深浅有几种牌号,应按照焊接电流强度选用(见表4—4)。近来研制生产的高反射式防护镜片,是在吸收式滤光镜片上镀铬—铜—铬三层金属薄膜制成的,能将弧光反射回去,避免了滤光镜片将吸收的辐射光线转变为热能的缺点。使用这种镜片,眼睛感觉较凉爽舒适,观察电弧和防止弧光伤害的效果较好,目前正在推广应用光电式镜片是利用光电转换原理制成的新型护日滤光片,由于在起弧时快速自动变色,能消除电弧"打眼"和消除盲目引弧带来的焊接缺β陷,防护效果好。
在焊接过程中如何正确合理选择滤光片、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正矿角选择滤光片可参见表 4—4。
表4—4 中主要是根据焊接电流的大小推荐使用滤光片的深浅。如果考虑到视力的好坏、照明的强弱、室内与室外等因素,选用遮光号的大小可上下差一个号。
如果在焊接与切割的过程中电流较大、就要使用遮光号较大(较深)的滤光片。
为保护焊接工作地点其他生产人员免受弧光辐射伤害,可采用防护屏。防护屏宜采用布料涂上灰色或黑色漆制成,临近施焊处应采用耐火材料(如石棉板、玻璃纤维布、铁板等)做屏面。
为防止弧光灼伤皮肤,焊工必须穿好工作服,戴好手套,盖好鞋盖。
二、焊接烟尘和有毒气体防护
1.通风技术措施
通风技术措施的作用是把新鲜空气送到作业场所并及时排除工作时所产生的有害物质和被污染的空气,使作业地带的空气条件符合卫生学的要求。创造良好的作业环境,是消除焊接尘毒危害的有力措施。
按空气的流动方向和动力源的不同,通风技术一般分为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两大类。自然通风可分为全面自然通风和局部自然通风两类。机械通风是依靠通风机产生的压力来换气,可分为全面机械通风和局部机械通风两类。
全面通风是焊接车间排放电焊烟尘和有毒气体的辅助措施。焊接工作地点的局部通风有局部送风和局部排气两种形式。
(1)局部送风。局部送风是把新鲜空气或经过净化的空气,送焊接工作地带。它用于送风面罩、口罩等,有良好的效果。目前在着些单位生产上仍采用电风扇直接吹散电焊烟尘和有毒气体的送风方法尤其多见于夏天。这种局部送风方法,只是暂时地将弧焊区的有害物质吹走,仅起到稀释作用,但是会造成整个车间的污染,达不到排生的目的。局部送风使焊工的前胸和腹部受电弧热辐射作用,后背受冷风吹袭,容易引发关节炎,腰腿痛和感冒等疾病。所以,这种通风方法不应采用。
(2)局部排风。局部排风是效果较好的焊接通风措施,有关部门正在积极推广。
根据焊接生产条件的特点不同,目前用于局部排风装置的结构形式较多,以下介绍可移式小型排烟机组和气力引射器
图4—1为可移式小型排烟机组示意图。它是由小型离心风机、通风软管、过滤器和排烟罩组成的。
图4—2为气力引射器示意图。其排烟原理是利用压缩空气从主管中高速喷射,造成负压区,从而将电焊烟尘有毒气体吸出,经过滤净化后排出室外。它可以应用于容器、锅炉等焊接。将污染气体进口插人容器的孔洞(如人孔、手孔、顶盖孔等)即可,效果良好。
2.个人防护措施
加强个人防护措施,对防止焊接时产生的有毒气体和粉尘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
个人防护措施是使用包括眼、耳、口、鼻、身体各个部位的防护用品以达到确保焊工身体健康的目的。其中工作服、手套、鞋、眼镜口罩、头盔和防耳器等属于一般防护用品。实践证明,个人防护这种措施是行之有效的。
3.改革工艺、改进焊接材料
劳动条件的好坏,基本上取决于生产工艺。改革生产工艺,使焊接操作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不仅能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并且可以大大减少焊工接触生产性毒物的机会,改善作业环境的劳动卫生条件,使之符合卫生要求这是消除焊接职业危害的根本措施。例如,采用埋弧自动电弧焊理弧焊)代替焊条电弧焊,就可以消除强烈的弧光、有毒气体和烟尘的危害。
工业机械手是实现焊接过程全部自动化的重要途径。在电弧焊接中,应用各种形式的现代化专用机械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些较复杂的现代化机械手,能够控制运动的轨迹、可按工艺要求决定电极的位置和运动速度工业机械手在焊接操作中的应用,将从根本上消除焊接有毒气体和粉尘等对焊工的直接危害。
在保证产品技术条件的前提下,合理的设计与改革施焊材料,是一项重要的卫生防护措施。例如,合理地设计焊接容器结构,可减少以至完全不用容器内部的焊缝,尽可能采用单面焊双面成型的新工艺。这样可以减少或避免在容器内施焊的机会,使操作者减轻受危害的程度。采用无毒或毒性小的焊接材料代替毒性大的焊接材料,亦是预防职业性危害的有效措施。
三、高频电磁辐射防护措施
为了防止高频振荡器的电磁辐射对作业人员的不良影响与危害,应当采取以下安全防护措施∶
(1)工件良好接地。施焊工件良好接地,能降低高频电流,这样可以降低电磁辐射强度。接地点与工件越近,接地作用则越显著,它能将焊枪对地的脉冲高频电位大幅度地降低,从而减小高频感应的有害影响。
(2)在不影响使用的情况下,降低振荡器频率。
(3)减少高频电的作用时间。若振荡器旨在引弧,可以在引弧居的瞬间立即切断振荡器电路。其方法是用延时继电器,于引弧后10s内使振荡器停止工作。
(4)屏蔽把线及软线。因脉冲高频电是通过空间和手把的电容耦合到人体上的,所以加装接地屏蔽能使高频电场局限在屏蔽内,可大大减小对人体的影响。其方法为采用细铜质金属编织软线,套在电缆胶管外面,一端接于焊枪,另一端接地。焊接电缆线也需套上金属编织线。
(5)采用分离式握枪。把原有的普通焊枪,用有机玻璃或电木等绝缘材料另接出一个把柄也有屏蔽高频电的作用,但效果不如屏蔽把线及导线理想。
(6)降低作业现场的温、湿度。作业现场的环境温度和湿度,与射频辐射对肌体的不良影响具有直接的关系。温度越高,肌体所表现的症状越突出;湿度越大,越不利于人体的散热,也不利于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所以,加强通风降温、控制作业场所的温度和湿度,是减小射频电磁场对肌体影响的一个重要手段。
四、噪声防护
对于等离子弧焊接、切割和喷涂等工艺、必须对噪声采取防护措施,主要手段有∶
(1)等离子弧焊接工艺产生的噪声强度与工作气体的种类、流量等有关,因此,应在保证工艺正常进行、符合质量要求的前提下,选择一种低噪声的工作参数。
(2)研制和采用适用于焊枪喷出口部位的小型消声器。考虑到这类噪声的高频性,采用消声器对降低噪声有较好效果。
(3)操作者保戴隔音耳罩或隔音耳塞等个人防护器具。耳罩的隔音效能优于耳塞,但体积较大,藏用时稍感不便。
(4)在房屋结构、设备等处采用吸声或隔音材料。采用密闭罩施焊时,可在屏蔽上衬以石棉等消声材料,有一定的防噪效果。
五、射线防护
对氩弧焊和等离子弧焊的放射性测定结果,一般都低于最高允许浓度。但是在钍钨棒磨尖、修理,特别是储存地点,放射性浓度大大高于焊接地点,可达到或接近最高允许浓度。
由于放射性气溶胶、钍粉尘等进入人体内所引起的内照射,将长期危害机体,所以对钍的有害影响应当引起重视,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防止钍的放射性烟尘进入体内。防护措施主要有∶
(1)综合性防护。如对施焊区实行密闭,用薄金属板制成密闭罩,将焊枪和焊件置于罩内、罩的一侧设有观察防护镜。使有毒气体、金属烟尘及放射性气溶胶等,被最大限度地控制在一定的空间内,通过排气系统和净化装置排到室外
(2)焊接地点应设有单室,钍钨棒储存地点应固定在地下室封闭式箱内。大量存放时应藏于铁箱里、并安装通风装置。
(3)应备有专用砂轮来磨尖往钨棒。砂轮机应安装除尘设备。图4-3为砂轮机的抽排装置示意图砂轮机地面上的磨屑要经常做湿式扫除并集中深埋处理。地面、墙壁最好铺设瓷砖或水磨石,以利于清扫污物。
(4)选用合理的工艺,避免钍钨棒的过量烧损。
(5)接触钍钨棒后,应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工作服及手套等应经常清洗。
(6)真空电子束焊的防护重点是X射线。首先是焊接室的结构应合理,应该采取屏蔽防护。目前,国产电子束焊机采用的是用低碳钢、复合钢板或不锈钢等材料制成的圆形或矩形焊接室。为了便于观察焊接过程,焊接室应开设观察窗。观察窗应当用普通玻璃、铅玻璃和钢化玻璃作三层保护,其中铅玻璃用来防护X射线,钢化玻璃用于承受真空室内外的压力差,而普通玻璃承受金属蒸气的污染
为防止X射线对人体的损伤,真空焊接室应采取屏蔽防护。从名全和经济观点考虑,以及现场对X射线的测定情况来看,屏蔽防护R尽量靠近辐射源部位,即主要是真空室壁应予以足够的屏蔽防护,直空焊接室顶部电缆通过处和电子枪亦应加强屏蔽防护。
此外,还必须强调加强个人防护,操作者应佩戴铅玻璃眼镜,以保护眼的晶状体不受X射线损伤。
六、热辐射防护
为了防止有毒气体、粉尘的污染,一般焊接作业现场均设置有全面自然通风与局部机械通风装置,这些装置对降温亦起到良好的作用在锅炉和压力容器与舱室内焊接时,应向这些容器与舱室内不断地输送新鲜空气,达到降温目的。送风装置须与通风排污装置结合起来设计,达到统一排污降温的目的。
减少或消除容器内部的焊接是一项防止焊接热污染的主要技术措施。应尽可能采用单面焊双面成型的新工艺,采取单面焊双面成型的新材料,对减少或避免在容器内部的施焊有很好的作用,可使操作人员免除或较少受到热辐射的危害。
将手工焊接工艺改为自动焊接工艺,如埋弧焊的焊剂层在阻挡弧光辐射的同时,也相应地阻挡了热辐射,因而对于防止热污染也是种很有效的措施。
预热焊件时,为避免热污染的危害。可将炽热的金属焊件用石棉板一类的隔热材料遮盖起来,仅仅露出施焊的部分,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热污染,在对预热温度很高的铬钼钢焊接时,以及对某些大面积预热的堆焊等,这是不可缺少的。
此外,在工作车间的墙壁上涂覆吸收材料、在必要时设置气幕隔离热源等,都可以起到降温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