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压钢管散热器焊接操作
承压钢管散热器焊接操作
本课题要完成承压钢管散热器(设计压力为P设=0.2MPa)的焊接操作。因为承压钢管散热器的金属材料为20钢无缝钢管和Q235钢板,所以模拟压力容器的制造工艺。选用焊条电弧焊、钨极氩弧焊和CO2气体保护焊的焊接方法进行焊接。焊后按压力容器制造的有关规定进行焊缝外观检查、X射线检验、水压试验等各项验收。本课题属于常用金属材料多种焊接技能的综合训练。
承压钢管散热器焊件图如图9—17所示。
一、焊接工艺分析
上、下集箱管B的焊缝采用钨极氩弧焊焊接打底层。焊接顺序为∶ 首先,焊中间2 条焊缝,背面焊缝经检查合格后,再分别对接和焊接另外2节;接着,分别装配、焊接集箱管封头D和散热器接管A;最后,采用CO2气体保护焊焊接进行上、下集箱管6 条焊缝的填充焊和盖面焊。
散热管 C 的焊接位置为管子垂直固定焊,采用钨极氩弧焊。
散热管C与集箱管B为插人式连接,保证600mm 中心距。10 条焊缝均采用焊条电弧焊。
承压钢管散热器的焊接多为管道焊接。要求单面焊双面成形。焊接过程中打底层焊接是关键。如果操作不当,易出现焊瘤、凹陷、表面夹渣及成形不良等缺陷。影响焊缝背面成形的因素有∶
(1)钝边与背面成形的关系 当坡口根部间隙、焊接电流、操作手法不变时,坡口钝边越大,背面成形越差。当钝边尺寸大于2.5 mm 时,背面易产生低凹和未焊透缺陷。
(2)根部间隙与背面成形的关系当坡口钝边、焊接电流、操作手法不变时,随着坡口根部间隙的增大,背面余高增加,操作比较容易掌握。但是,随着间隙增大,熔池变大,填充金属量增加,致使生产率降低。合适的间隙应为焊条直径的1.1~1.2 倍。
(3)电流与背面成形的关系 当其他条件根部间隙、坡口钝边、操作手法不变时,焊接电流与背面余高的增加成正比。焊接电流越大,使成形不易控制。一般焊接电流与焊条直径的关系为1= (25~30)d(d为焊条直径)。但为了焊透,打底层宜用稍大的焊接电流。
二、焊前准备
1.焊接材料
(1)焊条∶E4303 型或E4315 型,直径φ3.2 mm 和44.0mm。如果选用E4303 型酸性焊条,烘焙150℃,恒温1~2h;如果选用E4315 型碱性煤条,烘焙350~400℃,恒温2h,随用随取。
(2)焊丝∶ ER49—1(H08Mn2SiA),直径2.5 mm。
(3)钨极∶ WCe—20 铈钨极,直径2.4 mm。
(4)保护气体 氩气(Ar),纯度99.99%;CO2气体,纯度大于99.5%,其含水量不超过0.05%。
2.焊接设备和检测设备
ZX5—400 型直流弧焊机、WS—300 型氩弧焊机、NPCl—300 型CO2气体保护焊机、X射线探伤机、水压试验设备。
3.零件的备料加工
按表9—16 所列进行各零件的备料加工。
(1)材料选用∶ 20 钢管和Q235 钢板
(2)零件加工
1)零件A、B、C钢管下料,按表9—16 所列尺寸留出3mm 加工余量,然后车削30°坡口和G1"外螺纹。在钻床上加工零件B 上φ52 mm 的孔。
2)零件D管板封头采用氧—乙炔气割下料,按表9—13 中所列尺寸留出5mm 加工余量。然后车削φ133 mm外圆和30°坡口。其中2件加工d35mm中心孔,并加工单边Ⅴ形45°坡口
(3)修整各零件的坡口钝边和毛刺、钝边为0.5~1mm。
(4)清理各零件坡口及其内、外表面20mm范围内的油、铁锈、水分和污物,直至露出金属光泽。
三、承压钢管散热器焊接
1.散热器焊接明细
按图 9—17 所示焊缝序号和焊接位置。分别列出各零件之间的对接关系、接头形式、坡口形式和焊接方法。承压钢管散热器焊接明细见表9—17。
2.装配与焊接
(1)上、下集箱管装配 将加工检验合格的集箱管B(φ133mm×5mm×198.5mm,10件),用V形定位铁支撑,按图9—17所示要求,先对接中间3 节钢管并进行焊接,焊后检查背面焊缝合格后,再分别对接两端的最外侧1节。
装配过程中,要保证钢管的对接间隙为1.5mm,错边量≤0.5mm,且使每节钢管的φ52mm 管孔同在一条直线上。
(2)散热钢管装配 将加工检验合格的零件C(φ51mm×3mm×243mm,10 件),按有坡口的一端对接,形成60°V形坡口,对接间隙1.5mm,错边量≤0.3 mm。
(3)将零件A与D按插入式管板形式连接。先将上、下集箱管采用钨极氩弧焊焊接打底层,并检查背面焊缝合格,再将管板封头D与上、下集箱管在两端对接,如图9—17所示,对接间隙为1.5mm。
3.焊接
(1)焊接上、下集箱管 采用钨极氩弧焊焊接焊接水平转动打底层,要求单面焊双面成形,采用左向焊法,焊枪角度及焊件转动方向如图9—18所示。填充层和盖面层采用CO2气体保护焊,采用左向焊法,焊枪角度如图9—19所示。
(2)焊接散热管(焊缝序号①) 采用钨极氩弧焊(TIC)焊接打底层、填充层和盖面层,属于管子垂直固定焊。
(3)焊接散热管与集箱管(焊缝序号②)按图9—17所示要求,将散热管与集箱管插入连接,保证600mm 中心距。10条焊缝均采用焊条电弧焊。钢管组装后不应有较大的间隙,定位焊缝应修磨成斜坡状。焊接时,可分2个半圈完成焊接。首先进行焊缝1(前半圈)的操作在平焊位置起弧,焊条与焊件角度为40°左右,如图9—20所示。在起焊位置时,应注意拉长电弧,稍加预热,使起焊处熔合良好,然后再压低电弧焊接。焊接过程中,随着焊缝位置不断变化,焊条角度也要相应变化。为避免焊件烧穿,可采用挑弧焊法。结尾时,焊接位置近似平焊。由于钢管的温度增高,因此收尾动作要快。焊接焊缝2(后半圈)的操作方法与焊缝1的操作方法相同。在焊缝连接时,2条焊缝应重叠10-15mm,并使接头处平整圆滑。
(4)焊接(焊缝序号③)零件A 与零件D 对接后,采用焊条电弧焊。
4.焊接质量检验
(1)外观检查 可用肉眼及放大镜检查焊缝外观,并使用焊接检验尺检查接头几何形状和尺寸。外观检查项目主要包括;
1)焊缝表面不应有裂纹、夹渣、气孔、焊瘤、烧穿等缺陷。
2)焊缝咬边深度小于0.5 mm,焊缝两侧咬边长度总计不应超过该条焊缝总长的10%。
3)焊缝与母材连接处应圆滑过渡;焊缝宽度比坡口每侧增宽0.5~2.5mm,宽度差小于等于3mm;对接焊缝余高为0~3mm,余高差小于等于3mm; 角焊缝焊脚尺寸为5~7mm。
4)焊件上非焊道处不允许有引弧痕迹。母材上机械划伤部位不应有明显棱角和沟槽。伤痕深度不超过0.5mm。
(2)X射线探伤 对上、下集箱对接焊缝按照《承压设备无损检测》(JB/T 4730— 2005)标准进行射线探伤,射线透照质量不应低于AB 级,焊缝缺陷等级不低于Ⅱ级为合格。
(3)水压试验 水压试验是为检查焊缝的密封性及结构整体强度,并验证结构在设计压力下安全运行的能力。
1)试验压力P =1.25P。=1.25 ×0.2 =0.25 MPa。
2)液体温度不得低于5℃。
3)水压试验前,将散热器充满水,排净空气,用螺纹管件封闭上、下接口,并在最高点装置压力表。当壁温与液体温度接近时,缓慢升压至设计压力;确认无泄漏后,持续升压到规定的试验压力,保压30 min,然后降至规定试验压力的80%,保压足够时间进行检查检查期间压力应保持不变,不得采用连续加压来维持试验压力不变。压力容器液压试验过程中,不允许压紧固螺栓或对受压元件施加外力。
4)水压试验合格标准为∶无渗漏;无可见的变形;试验过程中无异常的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