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管焊操作
固定管焊操作
一、固定管的焊接方法
1.水平固定管焊接
水平固定管的焊接要经过仰、立、平焊 3 种位置,亦称全位置焊。因为焊缝是环形的,所以焊接过程中要随焊缝空间位置的变化而相应调整焊条角度,才能保证正常操作。因此,水平固定管焊接操作有一定难度。
(1)焊接顺序 水平固定管焊接常从管子仰位开始,分两半部分焊接,先焊的一半叫前半部;后焊的一半叫后半部。两半部分焊接都按仰位→立位→平位的顺序进行。这样的焊接顺序有利于控制熔化金属与熔渣,便于焊缝成形。
(2)装配及定位焊 装配时除了清理坡口表面、修锉钝边等要求外,还应该做到以下几方面∶
1)管子轴线中心必须对正,内、外壁要齐平。应使根部间隙上部大于仰位0.5~2.0mm,以作为焊接时焊缝的收缩量。根部间隙一般为2.5~3.2 mm。
2)管径不同时,定位焊缝所在位置和数目也不同,如图3—93 所示。小管(管径<φ51 mm)定位焊1处,在后半部的焊口斜平位置上,如图3—93a 所示。中管(管径为φ51~φ133 mm)定位焊2 处,在平位和后半部的立位位置上,如图3—93b 所示。大管(管径>φ133 mm)定位焊3 处,如图3—93c 所示。有时也可以不在坡口根部进行定位焊,而利用连接板在管外壁装配临时定位,以避免定位焊缝给打底层焊接带来的不便,如图3—93d 所示。
(3)打底层焊接 为了使坡口根部焊透,并获得良好的背面成形,应采用单面焊双面成形。焊接电流应该比平焊时小5%~10%,而比立焊时要大10%~15%。采用灭弧击穿焊法,焊接不同位置的焊条的角度如图3—94 所示。
1)焊接前半部 起焊和收弧部位都要超过管子垂直中心线5~10mm (图3—95),以便于焊接后半部时接头。
焊接从仰位开始。起焊时,在坡口内引弧并把电弧引至间隙中,电弧尽量压短约1s,使弧柱透过内壁熔化并击穿坡口的根部,听到背面电弧的击穿声,立即灭弧,形成第一个熔池。当熔池降温而颜色变暗时,再压低电弧向上顶,形成第二个熔池。如此反复,均匀地点射给送熔滴向前施焊。这样,逐步将钝边熔透。使背面成形,直至将前半部焊完。
2)焊接后半部 后半部的操作方法与前半部相似,但要进行仰位、平位的2处接头焊接。
①仰位接头。接头时,应用电弧把起焊处的较厚焊缝割成缓坡形,有时也可以用角形砂轮机或扁铲等工具修整出缓坡。操作时,先用长弧烤热接头;当出现熔化状态(图3—96a)时,立即拉平焊条,压住熔化金属,通过焊条端头的推力和电弧的吹力把过厚的熔化金属去除,形成1个缓坡割槽(图3—96bc)。如果一次割不出缓坡,可以多做几次。然后,马上把拉平的焊条角度调整为正常焊接的角度(图3—96d),进行仰位接头。切忌灭弧,必须将焊条向上顶一下,以击穿熔化的根部而形成熔孔,使仰位接头完全熔合,转入正常的灭弧击穿焊接。
②平位接头。接头时,运条至斜立焊位置,采用顶弧焊,即将焊条前倾(图3—97),当焊至距离接头3~5 mm(即将封闭)时,绝不可灭弧焊,应把焊条向内压一下,听到击穿声后,让焊条在接头处稍作摆动。填满弧坑后熄弧。当与定位焊缝相接时,也需用上述方法操作。
打底层焊接时,为了得到优质的焊缝和良好的背面成形,运条动作要稳定并准确,灭弧动作要果断,电弧要控制短些,保持大小适宜的熔孔。过大的熔孔会使焊缝背面产生下坠或焊瘤,特别是仰焊部位易出现内凹,平焊部位易出现背面焊缝过高或焊瘤的现象。因此要求在仰焊位置操作时,电弧在坡口两侧停留时间不宜过长,并且电弧尽量向上顶焊;在平焊位置时。电弧不能在熔池的前面多停留,并保持2/3 的电弧落在熔池上,这样有利于背面有较好的成形。
(4)填充层焊接 大管焊接时,需要进行填充焊。焊接也分两半部分进行。由于填充层的焊波(是指焊缝表面上的鱼鳞状波纹)较宽,一般采用月牙形或锯齿形运条。焊接时,运条到坡口两侧要稍作停顿,以保证焊道与母材的良好熔合,又不咬边。填充层的最后一层不能高出管子外壁表面,还要留出坡口边缘,便于盖面层的焊接。
(5)盖面层焊接 为使盖面层焊缝中间稍凸起一些,并与母材圆滑过渡,可采用月牙形运条。焊条摆动稍慢而平稳,运条至两侧要稍作停顿,防止咬边。要严格控制弧长,尽量保持焊缝宽窄一致,波纹均匀。
2.垂直固定管焊接
垂直固定管的焊接位置为横焊。它与板对接横焊的不同之处是∶ 在焊接过程中,要不断地按着管子曲率移动并调整焊条位置。这给操作带来较大的难度。
(1)装配与定位焊 在保证管子轴线中心对正的前提下,按圆周方向均布定位焊缝∶ 大管焊2~3 处,小管、中管焊1~2 处。每处定位焊缝长10~15 mm,根部间隙2~4mm。
(2)打底层焊接 为保证坡口根部焊透,应采用单面焊双面成形技术施焊。焊条的运条角度如图3—98所示。为控制熔池温度和斜椭圆形外形,要采用短弧灭弧法击穿焊接。
先选定始焊处,在坡口 内引弧,拉长电弧预热并熔化钝边后,把电弧带至间隙处向内一压,待发出击穿声并形成熔池后,马上灭弧(向后下方做划挑动作),使熔池降温。待熔池由亮变暗时,在熔池的前沿重新引燃电弧,压低电弧,由上坡口焊至下坡口,待坡口两侧熔合后,并形成熔孔,以同一动作灭弧。如此反复地灭弧击穿焊接。
施焊时,熔池的前沿应存在熔孔,使上坡口钝边熔化1~1.5mm,下坡口钝边熔化略小。把握住3 个要领∶"看熔池,听声音,落弧准",即∶观察熔池颜色,判断熔池温度,保持熔渣与熔池分明,熔池形状一致,熔孔大小均匀;倾听坡口根部电弧击穿声音;落弧的位置要始终位于熔池的前沿。
焊至封闭接头处,先将焊缝端部打磨成缓坡形,然后再焊。焊至缓坡前沿 3~5mm处,不再施灭弧焊,而是将电弧向内压,稍作停顿,然后焊过缓坡,填满弧坑,然后熄弧。
(3)填充层焊接 如果采用多层焊焊接大管,应采用斜锯齿形法运条,生产效率高,但操作难度大,用得较少。如果采用多层多道焊,应采用直线形运条,焊接电流比打底层焊接略大一些;焊道间要充分熔合,尤其与下坡口熔合的焊道要避免熔渣与熔池混淆,而造成夹渣、未熔合等缺陷。焊接速度要均匀,焊条角度要随焊道部位改变而变化,下部倾角要大,上部倾角要小。填充层焊接至最后一层时,不要把坡口边缘盖住,要留出少许。中间部位稍凸,为得到凸形的盖面层焊缝做准备。
(4)盖面层焊接 运条要均匀。采用短弧焊接下面的焊道时,电弧应对准下坡口边缘,稍作前后往复摆动,采用直线形运条,使熔池下沿熔合坡口下棱边(≤1.5 mm),并覆盖填充层焊道。下焊道焊接速度要快,中间焊道焊接速度要慢,使盖面层成凸形。焊道间可不清理渣壳,待结束后一并清除。焊最后一条焊道时,应适当增大焊接速度或减小焊接电流,焊条倾角要小,以防止咬边,确保整个焊缝外表宽窄一致,均匀平整。
二、固定管焊接技能训练
管对接焊操作前,应经过管敷焊(水平、垂直位置)的练习,初步了解管子焊接运条方法及其特点之后,再进行固定管焊接训练。
1.水平固定管焊
水平固定管的焊件图如图 3—99 所示。钢管材质为20 钢。
2.垂直固定管焊
垂直固定管的焊件如图3-100所示,钢管材质为20钢
操作提示
(1)水平固定管打底层焊接时,仰位极易出现熔渣与熔化金属混淆不清,而造成夹渣和未焊透,使第一个熔池不易建立。因此,焊接时电流选择不要过小,宜用点射法,避免连续焊接。
(2)焊接垂直固定管的盖面层时,多道焊的上、下2条焊道应直面细,并与母材圆滑过渡,才能保证焊缝宽窄一致、成形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