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安全性检查及不安全因素的排查
现场安全性检查及不安全因素的排查
施工现场各类易发事故归结起来,主要是人、物、环境三大要素。人的因素包含焊工本人、现场其他工种人员、管理人员,这三人员的不安全行为会造成施工现场混乱或直接对焊工带来危害。物的因素包含焊接作业所涉及的设备、工具、材料、构件、防护用,这些物的不安全状态构成了危害因素。环境因素主要指高空作、交叉作业、恶劣的作业环境等这类操作现场的环境;其次是项用管理水平这种软环境,项目管理混乱,会直接引发事故,对焊工造成危害。
因此,在实施焊接、切割操作过程中,除加强个人防护外,还严格执行焊接、切割安全规程,加强对焊接和切割场地、设备、具进行安全检查,排查不安全的因素,以避免人身伤害及财产损失
一. 焊接场地、设备安全检查
1. 检查焊接与切割作业场地设备、工具、材料是否排列整齐, 不得乱堆乱放,多点焊接作业与其他工种混合作业时,工位间设防护屏(见图 5-64)。
2. 检查焊接场地是否保持必要的通道(见图5-65),且车辆道宽度不小于3 m;人行道不小于1.5m。
3. 检查所有气焊和气割胶管、焊接电缆线是否互相缠绕,如有缠绕,必须分开;气瓶用后是否已移出工作场地;在工作场地各种气瓶不得随便横躺竖放(见图5-66)。
4.检查焊工作业面积是否足够,焊工作业面积不应小于4 m²; 地面应干燥;工作场地要有良好的自然采光或局部照明(见图5-67)
5.检查焊、割场地的设备及材料是否有序摆放(见图5-68),周围10m 范围内各类可易爆物品是否清除干净。如未能清除干净,应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如用水喷湿或用防火盖板、湿麻袋、石棉布等覆盖。
6.室外作业现场要检符以下内容∶ 在地沟、坑道、检查井、管段或半封闭地段等作业时应严格检查有无爆炸和中毒危险,应该用仪器(如测爆仅、有体分析仪)进行检查分析(见图5-69),禁止用明火及其他不安全的方法进行检查。对附近敞开的孔洞和地沟, 应用石棉板盖严,防止火花进入。
7.施焊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见图5-70),凡属于应有动火审批手、但手续不全。并且不了解焊、割现场周围情况,不能盲目进行犟、割作业。
8对盛装过可燃气体、液体、有毒物质的各种容器,未经彻底清且个了解焊、制件内部是否安全时,不能进行焊、割作业(见的5-71)。
二、工夹具的安全检查
为了保证焊工的安全,在焊接前应对所使用的工具、夹具进行检查。
1.电焊钳。焊接前应检查电焊钳与焊接电缆接头处是否牢固(见图5-72)。如果两者接触不牢固,焊接时将影响电流的传导,甚至会打火花。另外,接触不良将使接头处产生较大的接触电阻,造成电焊锚发热、变烫,影响焊工的操作。此外,应检查钳口是否完好,以免影响焊条的夹持。
2.面罩和护目镜片。主要检查面罩和护目镜是否遮挡严密,有无漏光的现象。
3.角向磨光机。要检查砂轮转动是否正常,有无漏电的现象(见图5-73);砂轮片是否紧固牢靠,是否有裂纹、破损,要杜绝使用过程中砂轮碎片飞出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