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位表的使用操作及故障处理
水位表的使用操作及故障处理
一、任务分析
介绍水位表作用、结构和特点,使司炉人员能够正确操作和使用水位表。
二、相关专业知识
(一)水位表的作用
水位表是锅炉设备中的重要的三大安全附件之一。它是用来显示锅筒(锅壳)内水位高低的仪表。司炉人员可以通过观察水位表并调节锅炉的水位,防止发生锅炉的满水或缺水事故。
(二)水位表的结构
锅炉上常用的水位表有玻璃管式和玻璃板式。上锅筒位置较高的锅炉还应加装低地位水位表。
1.玻璃管式水位表
玻璃管式水位表的构造如图4-6所示。它由玻璃管、汽连管、水连管、汽旋塞、水旋塞、放水旋塞等部分组成。图中三个旋塞的手柄都是向下的,表明汽旋塞和水旋塞都是通路,而放水旋塞是闭路。
玻璃管式水位表结构简单,拆换方便,但显示水位不够清晰,玻璃管容易破碎,适用于工作压力不超过1.6MPa的小型锅炉。
2.玻璃板式水位表
玻璃板式水位表主要由玻璃板、金属框盒、汽旋塞、水旋塞和放水旋塞等构件组成,如图4-7所示。
玻璃板式水位表能耐更高的压力和温度,不易泄漏,显示水位清晰。但结构较为复杂,多用于中高压锅炉。
双色水位表的基本结构与一般玻璃板水位表相似,但它利用汽液两相的不同折射得到红绿色彩,使表内蒸汽部分显示红色,锅水部分显示绿色,汽液界限明显,无论白天和夜晚、距离远近都便于监视。适用于工作压力在3.8MPa以下的锅炉。
3.低地位水位表
低地位水位表分重液式和轻液式两种。当水位表比司炉操作平台高6m时,应在司炉操平台上加装低地位水位表。
轻液式低地位水位表主要由n形连通管、空气阀、沉淀箱、排污阀等部分组成,如图4-8所示。n形连通管是低地位水位表的主要部分,内装轻液,轻液常用机油、煤油和汽油,按不同比例配成的混合液。
重液式低地位水位表主要由U形连通管、冷凝器、膨胀器、溢水管等部分组成,如图4-9所示。U形管是低地位水位表的主要部分,内装重液,重液通常为三氯甲烷或四氯化碳等。
三、任务实施
(一)对水位表的安全技术要求
1.水位表的安装
1)安装水位表前,要检查各部位是否堵塞。在冬季,一定要等水位表升至室温后再安装,安装后待水位表预热后再用。
2)新水位表使用时应冲洗。
3)每台锅炉至少应装设两个彼此独立的水位表,蒸发量大于或等于2t/h的锅炉还应装设高低水位报警器。蒸发量小或等于0.5t/h的锅炉,可以装一个水位表。
4)水位表应装在便于观察、冲洗和更换玻璃板(管)、云母片的地方,并要有足够的照明。
5)用两个及以上玻璃板或云母片组成的水位表,能够保证连续指示水位。
6)水位表应有放水阀门(或放水旋塞)和接到安全地点的放水管。
7)水位表(或水表柱)和锅筒(锅壳)之间的汽水连接管上,应装有阀门。锅炉运行时阀门必须处于全开位置。
8)连接管的内径不应小于18mm,连接管应尽可能地短,若长度超过500mm或有弯曲时,内径应适当放大。
9)汽旋塞、水旋塞及放水旋塞的内径,及水位表玻璃管的内径,都不得小于8mm。
10)水位表应有指示最高、最低安全水位的明显标志。水位表玻璃板(管)的最低可见边缘应比最低安全水位低25mm,最高可见边缘应比最高安全水位高25mm。对于锅壳锅炉,水位表玻璃板(管)下部可见边缘的位置应比最高火界至少高75mm。对于直径小于或等于1500mm的卧式锅壳锅炉,水位表玻璃板(管)的下部可见边缘的位置应比最高火界至少高50mm。
11)当水位表距离司炉操作平台高于6m时,应在司炉操作平台上加装两个低地位水位表。在判断和处理锅炉缺水和满水事故时,应以锅筒上的水位表的水位为准。
2.水位表的使用与维护
1)应保持水位表的清洁明亮。
2)玻璃管式水位表应有防护装置(如保护罩、快开阀、自动闭锁珠等),但不得妨碍观察真实水位。
3)锅炉运行时,必须同时打开水位表的汽旋塞和水旋塞。
4)经常检查水位表各旋塞、密封垫处,严禁有泄漏。
5)锅炉运行中,发现水位表内水面静止不动时,应及时冲洗水位表。
6)应根据锅炉用水的水质情况,确定每班冲洗水位表的次数。
7)低地位水位表的玻璃板一般在运行中不冲洗,但每班应检查1~2次,并经常和锅筒上的水位表对照其水位指示是否相符。
8)高低水位报警器应定期作报警试验和清除下部的污物,保持报警器的灵敏可靠。
(二)水位表的冲洗
下列情况应对水位表进行冲洗∶
1)锅炉点火之前。
2)锅炉点火后,压力开始上升时。
3)两组水位表出现水位差,需要校对时。
4)水位表液面波动较小,对其指示有怀疑时。
5)更换玻璃管后。
6)司炉人员交接班前。
(三)水位表的冲洗操作步骤
1)冲洗水位表时,动作要缓慢均匀,不要猛开猛关旋塞。
2)先开启水位表的放水旋塞,使汽、水连接管及玻璃板(管)同时冲洗。
3)关闭水旋塞,冲洗汽旋塞、汽连管和玻璃板(管)。
4)开启水旋塞,关闭汽旋塞,冲洗水旋塞和水连管。
5)开启汽旋塞,关闭放水旋塞,观察水位上升情况。若水位迅速上升与另一只水位表一致、并有轻微波动,说明水位表良好若水位上升缓慢,重新冲洗水旋塞和水连管若水位上升后,水位高于另一只水位表水位,重新冲洗汽旋塞和汽连管。
(四)更换玻璃板(管)的操作步骤
1)戴好防护面罩和手套,侧身先关闭水旋塞,再关闭汽旋塞。
2)用螺钉扳手轻轻旋松玻璃板(管)上下压盖,取出(破碎的)玻璃板(管),再把上下压盖和上下填料槽中的橡胶填料取出,并清除槽中的杂物和水垢。
3)换上新的玻璃板(管),玻璃板(管)要垂直放置,不能直接顶在水位表的两端。如果橡胶填料基本老化,应同时更换。
4)缓慢拧紧上下压盖,但不要拧得太紧。
5)微开汽旋阀,对玻璃板(管)进行预热,板(管)内有潮气出现时,开启放水旋塞,再稍开水旋塞。然后逐步关闭放水旋塞,开大汽旋塞和水旋塞,使水位表正常运行。
(五)重液式低地位水位表换液操作
锅炉运行日久,重液易被杂质污染,而使水位模糊不清,因此必须及时更换,如图4-9所示。操作顺序如下:
1)开启阀门11,关闭阀门4和阀门5。
2)开启阀门11泄压,开启阀门5排除重液和存水。
3)由阀门11灌入清水,并通过间断关闭与开启阀门5冲洗U形管。
4)关严阀门5,由阀门11加入适量的清洁重液,再准满清水。
5)关严阀门11,然后双手同时开启阀门4和阀门5,再关严阀门10,约0.5h后,重液液面即可正确反映锅炉内的真实水位。
(六)水位表常见故障与处理
水位表常见故障与处理见表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