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与网络知识——计算机与办公自动化系统基础知识

安保人员 • 2023-10-25 • 10+ 浏览


计算机与网络知识

计算机与办公自动化系统基础知识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

1.计算机的含义

计算机俗称电脑,是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逻辑计算、记忆存储等,能够按照程序自动、高效地处理海量数据。

2.计算机的组成部分

(1)硬件部分。计算机中所使用的电子线路和物理设备,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有主体设备、输出设备、输入设备三大组成部分。

1)主体设备包括主板、CPU、内存、电源、显卡、声卡、网卡、硬盘、软驱、光驱等。

2)输出设备包括显示器、打印机等。

3)输入设备包括键盘、鼠标等。

(2)软件部分。计算机的软件系统可分为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和网络系统三部分。

1)操作系统是系统软件的核心,它负责对计算机系统内各种软、硬件资源的管理、控制和监视。常见的操作系统有Unix、Linux、Windows、Mac等。

2)数据库管理系统负责对计算机系统内全部文件、资料和数据的管理和共享。

3)网络系统负责对计算机系统的网络资源进行组织和管理,使多台独立的计算机间能进行相互的资源共享和通信。

3.计算机的起源与发展

(1)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简介。1946年2月,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埃尼阿克)在美国问世。ENIAC(见图11-1)用了18000个电子管和86000个其他电子元件,运算速度却只有每秒300次各种运算或5000次加法,耗资100万美元以上。尽管ENIAC有许多不足之处,但作为计算机的始祖,它揭开了计算机时代的序幕。



(2)第二代计算机的来源与发展。第二代电子计算机是采用晶体管制造的电子计算机。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计算机都采用电子管作元件。电子管元件有许多明显的缺点。例如,在运行时产生的热量太多,可靠性较差,运算速度不快,价格昂贵,体积庞大。这些缺点都使计算机的发展受到限制。于是,晶体管开始被用来作为计算机的元件。晶体管不仅能实现电子管的功能,还具有尺寸小、重量轻、寿命长、效率高、发热少、功耗低等优点。使用了晶体管以后,电子线路的结构大大改观,制造高速电子计算机的设想也就更容易实现。

1954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研制成功第一台使用晶体管线路的计算机,取名催迪克(TRADIC),装有800个晶体管(见图11-2)。

1958年,美国的IBM公司制成了第一台全部使用晶体管的计算机RCA501型。由于第二代计算机采用晶体管逻辑元件及快速磁芯存储器,计算机速度从每秒几千次提高到几十万次,主存储器的存储量从几千提高到10万以上。1959年,IBM公司又生产出全部晶体管化的电子计算机IBM7090。从1958年到1964年,晶体管电子计算机经历了飞速发展,从印刷电路板到单元电路和随机存储器,从运算理论到程序设计语言,不断的革新使晶体管电子计算机日臻完善。


(3)第三代计算机的来源与发展。1958年,美国的工程师杰克·基尔比(JackKilby)发明了集成电路(IC),将三种电子元件结合到一片小小的硅片上。更多的元件集成到单一的半导体芯片上,使计算机变得更小,功耗更低,速度更快。这一时期的发展还包括使用了操作系统,使计算机在中心程序的控制协调下可以同时运行许多不同的程序。

第三代计算机的基本电子元件是每个基片上集成几个到十几个电子元件(逻辑门)的小规模集成电路和每个基片上集成几十个电子元件的中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软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操作系统的逐步成熟是第三代计算机的显著特点。多处理机、虚拟存储器系统以及面向用户的应用软件的发展,大大丰富了计算机软件资源。为了充分利用已有的软件,解决软件兼容问题,出现了系列化的计算机。最有影响的是IBM公司研制的IBM-360计算机系列(见图11-3)。

(4)第四代计算机的来源与发展

1)微型机的诞生。将中央处理器(CPU)浓缩在一块芯片上的微型机的出现与发展,掀起了计算机大普及的浪潮。1969年,英特尔(Intel)公司受托设计一种用于计算器的整套电路,公司的一名年轻工程师费德里克·费金(Fed-ericoFaggin)成功地在4.2mm×3.2mm的硅片上,集成了2250个晶体管。这就是第一个微处理器Intel4004,它是4位的。在它之后,1972年年初又诞生了8位微处理器Intel8008。1973年出现了第二代微处理器(8位),如Intel8080(1973)、M6800(1975,M代表摩托罗拉公司)、Z80(1976,Z代表齐洛



格公司)等。1978年出现了第三代微处理器(16位),如Intel8086、Z8000、M68000等。1981年出现了第四代微处理器(32位),如iAPX432、i80386、MAC-32、NS-16032、Z80000、HP-32等。它们的性能都与20世纪70年代大中型计算机大致相匹敌。微处理器两三年就换一代的速度,是任何技术也不能比拟的。

2)Internet(互联网)的使用。Intermet在美国发展自己的区域性和全国性计算机网络时,其他国家也在发展自己的网络。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各国计算机网络的互联,每年都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Internet以共享它的资源,Internet已成为全球性的计算机互联网络。通过Internet可以进行全球电子邮件通信,查阅各种信息,参加各种小组的讨论,刊登广告,实现公司及项目的跨国管理等。

从1971年至今的计算机都属于第四代计算机。这阶段,软件行业一日千里,成为全球信息化革命最活跃的领域之一。

4.现代计算机的常用种类

现代计算机的常用种类主要有台式机、笔记本电脑与平板电脑三类,如图11-4所示。

5.计算机的主要特点

(1)运算速度快。当今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可达到每秒万亿次,小型计算机每秒也可达几亿次以上,如卫星轨道、大型水坝、天气预报的计算等都可用计算机迅速完成。

(2)计算精确度高。一般计算机有十几位甚至几十位(二进制)有效数字



进行精准计算,计算精度可由千分之几到百万分之几,是其他任何计算工具所望尘莫及的。

(3)逻辑判断能力强。计算机存储容量大,不仅能够保存数据资料,还可以对各种信息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4)自动控制能力。计算机能根据用户需要,按照事先编好的程序自动运行,达到用户的预期结果。


二、办公自动化系统基础知识

1.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概念

办公自动化(OfficeAutomation,OA)是将现代化办公和计算机网络功能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办公方式。凡是在传统的办公室中采用各种新技术、新机器、新设备从事办公业务,都属于办公自动化的领域。通过实现办公自动化,或者说实现数字化办公,可以优化现有的管理组织结构,调整管理体制,在提高效率的基础上,增加协同办公能力,强化决策的一致性,最后实现提高决策效能的目的。

2.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常用硬件及应用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整个社会的信息化进程,并改变了传统的办公模式。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等办公设备的出现,更使办公自动化的程度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办公人员掌握办公自动化相应的操作技能,才能胜任现代化办公,逐步提高工作效率。

(1)打印机。打印机是计算机最重要的外设之一,它也是办公活动中使用较频繁的设备之一。作为办公自动化系统最常用的硬件,打印机有许多类型,常见的有针式打印机、喷墨打印机与激光打印机三种,如图11-5所示。

1)针式打印机又称点阵式打印机,它只能打印点阵图形和字符,常用于标



签打印、票据与存折打印等。

2)喷墨打印机相对于针式打印机,其打印效果更好,纸张的处理能力更强。在打印介质的选择上,喷墨打印机不仅可以在信封、信纸等普通介质上打印,还可以在胶片、照片纸、卷纸等特殊介质上打印。

3)激光打印机可以分为单色激光打印机和彩色激光打印机两类。单色激光打印机以其优秀的黑白打印质量、快速的输出速度、低廉的打印成本以及极高的打印负荷而迅速成为商务办公的首选;而彩色激光打印机具有专业水准的打

印品质和自动双面打印功能,可以为用户打印出精美的宣传手册、广告宣传单、新闻稿件等。

(2)复印机。复印机能非常快捷并大批量地重印各种文本以及图形,因此它是现代办公不可缺少的重要设备,其外观如图11-6所示。



(3)传真机。传真机可以通过公用电话网将文件、图像、报纸、相片等在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完整地进行传送。传真机是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精密机械与光学技术于一身的通信设备,其信息传送速度快,接收副本质量高。

它不仅能准确、原样地传送各种信息的内容,还能传送信息的笔迹,适用于保密通信。它具有其他通信工具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在办公自动化领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几种类型的传真机外观如图11-7所示。



(4)扫描仪。扫描仪是一种高精度的光电一体化高科技产品,它能将各种形式的图像、文本信息输入计算机中,是继键盘和鼠标之后的第三代计算机输入设备。根据扫描仪扫描介质和用途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平板式扫描仪、名片扫描仪、底片扫描仪和文件扫描仪。除此之外,还有手持式扫描仪、鼓式扫描仪、笔式扫描仪、实物扫描仪和3D扫描仪等,其外观如图11-8所示。



(5)数码摄像机。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数码摄像机不再是专业领域的产品,它已迅速进入普通家庭中。数码摄像机是将声、光等信息信号转换为0和1的数字编码并记录在记忆卡上的摄像机。与传统的摄像机相比,它具有影像更加逼真、解析度更高的特点,并具有兼容相关图像处理软件的功能,其外观如图11-9所示。



(6)多功能一体机。理论上多功能一体机要具有打印、复印、扫描及传真等多项功能,但目前市场上流行的产品中,只要具有其中两种功能的机器就可以称之为多功能一体机,其外观如图11-10所示。

(7)投影仪。投影仪的最大优点在于它可以将画面成倍地放大,给人们带来视觉的冲击,通常中小型的投影机即可产生100英寸以上的投影画面。目前投影仪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会场、影院、教学、指挥监控中心等场合,其外观如图11-11所示。



3.常用系统软件及应用

MicrosoftOffice是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办公软件,常用组件有Word、Excel、Powerpoint等。

(1)MicrosoftOfficeWord。MicrosoftOfficeWord是一种文字处理软件,能够制作公司文件和编辑文章、日记、论文、个人简历等。它是目前世界上最流行的文字处理软件,可以十分方便地编辑、修改和管理文档,可以使文档的处理更加智能化。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的功能在日常办公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例如,图片、艺术字、自选图形等可以使文章图文并茂,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字数统计功能会迅速统计出文档的字数、段数、空格数等。

(2)MicrosoftOfficeExcel。MicrosoftOfficeExcel是一种电子表格程序,可以用其创建工作簿(电子表格集合)并设置工作簿格式,以便分析数据和作出更明智的业务决策。另外,可以使用Excel跟踪数据,生成数据分析模型,编写公式对数据进行计算,以多种方式透视数据,并以各种具有专业外观的图表来显示数据。

Excel中有大量的公式函数可以应用选择,使用Excel可以执行计算、分析信息、管理电子表格或网页中的数据信息列表、制作数据资料图表等。

(3)MicrosoftOfficePowerPoint。MicrosoftOfficePowerPoint是一种演示文稿软件。用户可以在投影仪或者计算机上进行演示,也可以将演示文稿打印出来,制作成胶片,以便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中。利用PowerPoint不仅可以创建演示文稿,还可以在互联网上召开面对面会议、远程会议或在网上给观众展示演示文稿。用PowerPoint做出来的演示文稿,其格式后缀名为ppt、pptx,也可以保存为pdf、图片格式等。演示文稿中的每一页就叫幻灯片,每张幻灯片都是演示文稿中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