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焊条型号的编制方法
常用焊条型号的编制方法
在焊条上端药皮处印有焊条的型号,以便焊工选用时识别。
(1)非合金钢及细晶粒钢焊条 国标《非合金钢及细晶粒钢焊条》(GB/T 5117—2012)规定,非合金钢及细晶粒钢焊条型号由5 部分组成。
1)第一部分用字母"E"表示焊条。
2)第二部分为字母"E"后面紧邻的2位数字,表示熔敷金属的最小抗拉强度代号(即其最小抗拉强度值的 1/10),见表3—14。
5)第五部分为熔敷金属的化学成分代号之后的焊后状态代号,其中"无标记"为焊态,"P"表示热处理状态,"AP"表示焊态和焊后热处理2种状态均可。
6)除以上强制分类代号外,根据供需双方协商,可在型号后依次附加可选代号。字母"U"表示在规定试验温度下,冲击吸收能量可达47J 以上。扩散氢代号"HX",其中"X"代表15、10 或5,分别表示每100g 熔敷金属中扩散氢含量的最大值(mL)。
非合金钢及细晶粒钢焊条型号示例如图 3—16、图3—17 所示。
(2)热强钢焊条 国标《热强钢焊条》(GB/T5118—2012)规定,热强钢焊条型号由4部分组成。
1)第一部分用字母"E"表示焊条。
2)第二部分为字母"E"后面紧邻的2位数字,表示熔敷金属的最小抗拉强度代号(即其最小抗拉强度值的1/10),见表3—17。
(3)不锈钢焊条 国标《不锈钢焊条》(GB/T 983—2012)规定,不锈钢焊条型号由4部分组成。
1)第一部分用字母"E"表示焊条。
2)第二部分为"E"后面的数字,表示熔敷金属化学成分分类(具体可见有关标准)。数字后面的"L"表示碳含量低,"H"表示碳含量高。如果有其他特殊要求的化学成分,该化学成分用元素符号表示,放在第二部分的后面。
3)第三部分为短线"—"后的第一位数字,表示焊接位置,见表3—20。
5.焊条的选用原则
(1)等强度原则 对于承受静载或一般载荷的工件或结构,通常选用抗拉强度与母材相等的焊条。例如,20 钢抗拉强度在400 MPa 左右的钢可以选用E43 系列的焊条。
(2)同等性能原则 在特殊环境下工作(如耐磨、耐腐蚀、耐高温或低温等)的结构要求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则应选用能保证熔敷金属的性能与母材相近或相近似的焊条。例如,焊接不锈钢时,应选用不锈钢焊条。
(3)等条件原则 根据焊件或焊接结构的工作条件和特点选择焊条。例如,焊件需要承受动载荷或冲击载荷,应选用熔敷金属冲击韧性较高的低氢型碱性焊条。反之,焊接一般结构时,应选用酸性焊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