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炬、割炬安全使用
焊炬、割炬安全使用
一、焊炬、割炬构造原理
1.焊炬
焊炬的作用是使可燃气体和氧气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以获得具有所需温度和热量的火焰。在焊接过程中,由于焊炬的工作性能不正需或操作失误,往往会导致焊接火焰自焊炬烧向胶管内而产生回火燃烧、爆炸事故,或熔断焊炬。为了安全使用焊炬,需要对其结构原理作一简单介绍。
焊炬又名焊枪,按可燃气体与氧气混合的方式分为射吸式和等压式两类。目前国内生产的焊炬均为射吸式。如图6-9所示为目前使用较广的H01-6型射吸式焊炬。
射吸式焊炬工作原理:打开氧气调节阀,氧气即从喷嘴快速射出,并在喷嘴外围造成负压(吸力),再打开乙炔调节阀,乙炔气即聚集在喷嘴的外围,由于氧射流负压的作用,聚集在喷嘴外围的乙炔很快地被氧气吸入,并按一定的比例(体积比约为1:1)与氧气混合,并以相当高的流速经过射吸管混合后从焊嘴喷出。
2.割炬
割炬的作用是使氧气与乙炔按比例进行混合,形成预热火焰,并将纯氧喷射到被切割的工件上,使切割处的金属在氧射流中燃烧,氧射流把燃烧生成物吹走而形成割缝。
目前我国采用最普遍的是射吸式割炬,其结构形状如图6-10所示。割炬与焊炬不同的地方,就是多了一套切割氧的管子和喷嘴,以及调节切割氧的手轮和阀门。
二、焊炬的安全使用
目前国内广泛应用射吸式焊炬,其使用安全注意事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先安全检验后点火
使用前必须先检查其射吸式性能。检查方法为:将氧气胶管紧固在氧气接头上,接通氧气后,先开启乙炔调节手轮,再开启氧气调节手轮,然后用手指按在乙炔接头上,若感到有一股吸力,则表明其射吸性能正常,必须进行修理,否则严禁使用。
射吸性能检查正常后,接着检查是否漏气。检查方法;把乙炔胶管也接在乙炔接头上,将焊炬㓎入干净的水槽里,或者在焊炬的各连接部位、气阀等处涂抹肥皂水,然后开启调节手轮送入氧气和乙炔气,不严密处将会冒出气泡。
2.点火
经以上检查合格后们才能给焊炬点火。点火时有先开乙炔和先开氧气两种方法,为安全起见,最好先开乙炔,点燃后立即开氧气并调节火焰。与先开氧气后开乙炔的方法比较起来,这种点火方法有下列优点:点火前在焊嘴周围的局部空间,不会形成氧气与乙炔的混合气,可避免点火时的鸣爆现象;可根据能否点燃乙炔及火焰的强弱,帮助检查焊炬是否有堵塞、漏气等弊病;点燃乙炔后再开氧气,火焰由弱逐渐变强,燃烧过程较平稳等。其缺点是点火时会冒黑烟,影响环境卫生。大功率焊炬点火时,应采用摩擦引火器或其他专用点火装置,禁止用普通火柴点火,防止烧伤。
3.关火
关火时,应先关乙炔后关氧气,防止火焰倒袭和产生烟灰。使用大号焊嘴的焊炬在关火时,可先把氧气开大一点,然后关乙炔,最后再关氧气。先开大氧气是为了保持较高流速,有利于避免回火。
4.回火
发生回火时应迅速关乙炔,随即关氧气,倒袭的火焰在焊炬内会很快熄灭。稍等片刻再开氧气,吹出残留在焊炬里的烟灰。此外,在紧急情况下可拔去乙炔胶管,为此,一般要求乙炔胶管与焊炬接头的连接,应避免太紧或太松,以不漏气并能插上和拔下为原则。
5.防油
焊炬的各连接部位、气体通道及调节阀等处,均不得黏附油脂。
6.焊炬的保存
焊炬停止使用后,应拧紧调节手轮并挂在适当的场所,也可卸下胶管,将焊炬存放在工具箱内。必须强调指出,禁止为使用方便而不卸下胶管,将焊炬、胶管和气源作永久性连接,并将焊炬随意放在容器里或锁在工具箱内。这种做法容易造成容器或工具箱的爆炸或在点火时常发生回火,并容易引起氧气胶管爆炸。
三、割炬的安全使用
焊矩使用的安全要求,基本上也适用于割炬。此外还应注意以下丙点。
1.在开始切割前,工件表面的漆皮、铁屑和油水污物等应加以考理。在水泥路面上切割时应垫高工件,防止锈皮和水泥地面爆溅伤人。
2.在正常工作停止时。应先关闭氧气调节手轮,再关闭乙炔和预进和氧手轮。